乡村教育带头人 廉洁奉公领航员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祥云四中校长杨国旺

发布时间:2017-04-26 07:49:32   来源:大理州纪委

杨国旺(右四)在辅导学生

杨国旺,男,汉族,云南祥云人,1963年12月生,1985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祥云县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祥云县第二中学、第四中学等乡镇学校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15年4月28日,杨国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做教师:立志教育定人生

从报考大学志愿时起,杨国旺就选择了师范专业,立志终身从事教育事业。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教师生涯。1996年9月至2001年9月,杨国旺在担任副校长后,还兼任高三年级物理教学工作。他一方面协助校长抓好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勇挑重担抓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对他们悉心指导,处处作教学的“领头羊”。他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作示范,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迅速提升。

在一线教书期间,杨国旺多数时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十多年来,他帮助500多名学生进入各类高等学府深造。担任校长后,他也经常辅导学生、找学生谈心。如今,遍布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学生,无不对他心怀感激、充满尊敬。“我今生的最大幸运,就是遇上了杨老师!”现在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祥云四中毕业生彭智利出国前夕深有感触地说。

当校长:以身垂范带头干

2001年9月,杨国旺开始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学校和老师培养了我,我才有机会当老师当校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的子女就近就能上好学校,接受优质的教育。”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学校地处乡镇,办学条件有限,杨国旺就带领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建校劳动,搬运土方上万方建成田径场;和教职工一起自己设计、安装输水管道5000多米;买材料自己加工学生钢架床300多张;自己设计、制作、安装了篮球架、爬高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他还带领教职工铺路,为了铺完最后一车表面冷却而不能自动卸下的拌合沥青,他带头爬上车顶,抡镐一点点将沥青挖下,40多吨的拌合沥青,硬是被他和老师们挖下铺完,劳动结束已是凌晨四点多钟了。

他几乎每天最早到学校,又最晚离开学校。他对从早操到学生晚休一整天教育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教师工作、校园卫生、食品安全等各种事务指导示范。高考填报志愿期间,他坐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指导,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通过他和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提升。2013年5月,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二等高级中学,成为全省唯一地处乡镇的省一级二等高中。

抓管理:勤于探索出特色

抓学校管理过程中,杨国旺结合实际,提出了“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和奋斗目标,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一年级明校纪、立规矩,二年级抓整体、防分化,三年级保合格、促尖子”的高中三年教育教学工作思路。

针对学校生源来自农村、山区,家庭困难学生多、学生层次不一的实际,杨国旺大力推行了“三生工程”,即对家庭贫困学生实行救助、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辅转化、对学业优秀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促优辅导。“三生工程”发掘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扬起自信的风帆。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了祥云四中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办法。在帮辅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时,他总是选最难教育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工作为其他教师作示范。为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他倡导成立了学校“希望工程基金”,他带头捐款,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募捐。近几年来,学校“希望基金”每月常规救助学生258人,支出9000多元。从2002年9月至今,学校救助贫困生达10800多人次,金额达800多万元,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搞建设:艰苦奋斗换新颜

由于历史原因,祥云四中校园面积狭窄,硬件设施滞后。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效益提高,学校发展面临巨大压力。2004年初,杨国旺提出了征地200多亩新建一个校区的建设方案,得到了各级政府批准。新校区建设10多年来,从协商征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打围墙、“三通一平”,建盖校舍到校园绿化美化,事无巨细,不论好办还是难办,杨国旺都身先士卒,带头想办法,同时带头参与建校劳动。自己不能做的,他就想办法尽量降低开支。他倡导在校内成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基建委监管材料采购,并及时向全体教职工通报建设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使新校区建设做到了安全、公开和透明。

如今,走进祥云四中,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处处绿树鲜花,优美的校园环境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所乡间的学校。2008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

聚能量:清正廉洁得人心

多年来,在处理评优晋级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时,杨国旺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办理,从不徇私情,也从来不牵涉个人好恶。在建校劳动中,经常要外出购买材料,教师们开玩笑地说,最怕跟杨校长出差,因为他太“抠”。为了买到质量好又便宜的材料,他总是货比多家,为了省搬运费,他带着大家装车卸货。2004年高考,祥云四中综合成绩进入全州前五名,受到大理州委、州政府奖励,奖励金额9万元。按州委、州政府文件规定,这9万元奖金是奖给学校领导集体的,其中校长的奖金不低于40%。在讨论奖金分配时,杨国旺坚持只在9万元中划出10%用于奖励学校领导集体,其中校长的奖金仅占4%,其余部分用于奖励全体教职工。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和州教育局奖励学校的奖金,他也从没有多占多拿,他所领取的奖金基本是教职工的平均数。担任校长10多年来,他从不把不属于自己的一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榜样。

拒私利:埋头奉献不言悔

2007年3月,祥云县通过招商引资,在县城新成立了一所民办中学。该校董事会通过深入调查,极力想聘请他去任校长。他们开出了极为丰厚的待遇,单是年薪就有20多万元。但是,杨国旺却拒绝了。他说,他不能丢下祥云四中的2000余名师生,他对祥云四中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感情,这里有他的根,有他的事业,他还要继续留在这里,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

杨国旺就是这样甘于清贫,扎根乡间,无私奉献不言悔。作为乡村教育的带头人,他还会引领着那些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同路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钱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