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光深入一线组织灾后建设(右三)
“这个小伙子,人年轻,脑袋瓜灵光,干事风风火火,我看行!”这是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寺前村老村长老田头对杨泽光的评价。
杨泽光,1983年出生,现任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党总支书记。他虽然是一名80后村党总支书记,家中经营着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农家庄园,但是为了全村的发展,他舍小家,顾大家,怡然扛起村支书这个重担,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扎实恳干,严于律已,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解难题,赢得群众大力支持
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共有11自然村、14村民小组。村党总支共有12个党支部、127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基本都比杨泽光年龄大,有的甚至还是他的爷爷或者叔叔辈。刚进入村委会工作期间,由于年纪小、加之缺少基层工作经验,他开展工作可没少“受气”,当时很多群众都说他太年轻了,怎么当村主任呢?有的村组干部对他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些群众对他恶语相加,甚至对其家属也有责怪和辱骂。面对这一切,他不气不恼,而是迎难而上。“我本来就工作经验不足,群众不了解也情有可原,我相信只要真心真意给他们办实事、解决困难,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我的!”他如此说也是如此做,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赢得了群众信任。
为解决好当地群众最关注的教育环境疲软和医疗条件滞后的难题,他积极参与学校家长会,对顽劣学生进行逐户走访,帮助解决思想问题,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和协调,配齐配强沙址村卫生院软、硬件设施等,使全村教学环境、村卫生院医疗质量都有了明显好转。同时,他还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主动放弃节假日,利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听取村民的心声,遇到问题不绕着走,主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抓项目,夯实全村发展基础
沙址村委会地处4A级景区鸡足山脚下,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他心理清楚,旅游才是沙址村发展的首选,而要发展旅游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问题。在村“两委”班子会上,他多次和村组干部这样要求:“沙址的发展基础不仅是硬件基础,更重要的是文化基础、环境基础。我们不仅要抓水电路,还要抓文化环境。”近年来,他带领村组干部一起,多方争取协调项目,认真抓好项目落实,把沙址村的硬软件基础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全村先后完成了8个村组的村道路硬化近20公里,完成排污沟治理400米、完成寺前村古典式路灯制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村旅游服务功能;为打造怡人养生环境,村党总支全力实施农村“三清洁”项目,先后安放了8个密封式垃圾箱、请小型车辆1辆,农用摩托车3辆进行清运;2015年投资100万元实施了寺前村污水收集工程,共安装DN300主管道620米、砼管主管道300米、砖砌检查井25个、入户支管1200米,使全村集镇各项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镇截污。同时,将该村白族文化和佛教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有序组织开展白族本主节、接佛耍龙等民俗活动的同时,今年还积极争取资金40余万元打造了寺前村白族特色广场、组织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通过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加全村旅游吸引力。
目前,全村富有白族民居特色的青瓦白墙,飞檐翅角,房前屋后的田园风光与名山古刹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白族文化和佛教文化浑然一体,深受四面八方朝山礼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禅居修道者的亲睐。
干实事,带着百姓发家致富
“村官不算‘官’,只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的钱包鼓鼓的、腰直直的、说话说得大大声声呢!”这是杨泽光最爱说的玩笑话,虽是玩笑话,但他确实是这么做。
“产业不行,群众不富!”凭借其敏锐的眼光,他根据沙址村的发展,结合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实际,探索出了“农旅互融实现党建扶贫双推进”的路子。及时组建成立了鸡足灵山农家乐专业合作社,通过发挥合作社的管理作用和党支部的示范带头引领等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全村农家乐市场,不断加快全村群众致富步伐。目前,全村新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示范户40户,重点扶持示范户10户。扶持发展制香户1户,香烛等旅游产品销售户60户、乡村导游12人。与此同时,在发展绿色经济上下足功夫,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冬桃367亩、核桃2500亩、板栗1200亩、杨梅180亩。在扶贫攻坚中,他结合全村特殊的自然资源及佛教文化优势,带领全村贫困户发展香笋竹1500亩。在特色经济林果发展的基础上,又依托果园发展优势,在果园、竹林中大力发展以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和养生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使农业有机的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形成了农业旅游、旅游带动扶贫业的产业链。基于产业的科学化培植,全村经济得到较好发展,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66元,村集体年均收入2万元。
抓党建,带出团结实干队伍
“党建党建!先抓党,再抓建。不解决好党组织和党员的问题如何搞村内建设呢?”关于村级基层党建,杨泽光有他自己的一套思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在全镇首先开创了“两学一做话发展”的学习教育模式,即:在学习教育的同时,邀请全村德高望重的老人、致富带头人、人大代表等参与其中,和广大党员一起讨论全村发展、给党员干部提出整改意见建议等等,取得较好效果。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建的同时,他不断强化基层党建的管理,认真抓实农村党建各项制度的落实、努力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在班子带领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2016年,镇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进一步选齐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人充实到班子中,这对于同样是年轻人的杨泽光简直是如虎添翼。“年轻人和年轻人沟通肯定是要好沟通得多,把他们的朝气活力发挥出来并不困难。”当问起如何带好班子成员时,杨泽光这样说。虽然说得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确是花费了很多心思、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建党95周年之际对12名优秀共产党员、4名优秀村干部、4名敬亲孝老模范、2名“三清洁”工作示范者、3名妇女优秀工作者、3名杰出青年进行了表彰。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积团结一致参与全村发展的激情。这种有效的激励,不仅把全村年轻党员的激情带了出来,还把全村发展的活力带了出来。
重廉洁,树立廉政村官典范
“无论你是大老板也好是贫困户也好,别和我们村组干部提钱,你们要和我们提钱我们就和你们伤感情!”这是杨泽光在全村群众会议上的讲话。
杨泽光在担任村官之前,是鸡足山镇自主创业的典范,2006年,他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创业历程,创办了“佛都杨梅园”,成立了“宾川农业农旅有限公司”,年收入过百万。在公司经营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被群众选为村官,为了不耽搁村内的事情,他不得不让在鸡足山旅游公司上班的妻子辞职回家经营公司,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村内各项事务。树立了舍小家为大家、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在村委会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从来不向群众伸手,有群众请托给他送钱送物,他都会婉言拒绝,实在难缠的他就直接骂回去。他说:“要是为了这几个钱我就不来干这个村官了,好好干我的庄园每年上百万。”他不仅不接受群众一针一线还经常资助困难群众。近年来,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他先后捐献扶贫资金8000元,个人捐赠5户贫困户6000元,捐赠本村老年协会10000元,协调鸡足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每年给老年协会人均100元活动经费,积极争取县企业、省商会,对38户贫困户的子女予以一定资助,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
在工作中,他从来不拿村中一分钱,对村内每一笔开支都非常节约、精打细算,村内有时加班加点工作的工作餐经常是每人一盒盒饭,他和大家一起就在办公室吃。“今天晚饭按老规矩,吃完好干活!”一听到这句话,一起加班的就知道,晚餐又是盒饭。有人说他“扣”,说他小气,他总是笑眯眯的说:“工作上小气点,省点钱才能确保给群众干事的时候大气点!”。对于村内财务,他坚持按时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16年,沙址村的“三公开”是整个鸡足山镇最及时、最规范的。由于他的影响,全村所有村组干部都养成了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习惯,几年来,全村没有一起反映村组干部不廉洁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名村委干部,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从村民的愿望出发,无论是担任村委会主任还是存党总支书记,他都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村委会赋予他的各项任务,得到了广大群众及上级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先后被中共宾川县委评为2013年至2015年度“组织建设”先进个人,2015年被共青团大理州委授予“大理州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2016年被中共大理州委评为优秀村(社区)干部。(黄明灿 董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