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一生从军从政,叱咤风云。当国家民族遭遇生死存亡的时刻或社会处于剧烈变革之际,李根源常常挺身而出,以他的大智大勇,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参与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或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
李根源的一生,从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到参与发动昆明辛亥起义;从组织政学会与北洋军阀抗衡到以冒死精神反对段祺瑞之督军团叛乱;从护法斗争到于艰难时刻兼署国务总理;从支援淞沪抗战到扶病奋往滇西抗日前线襄助军务,无不是充满传奇色彩与艰难困苦的大起大落式的大举动。由于这种特殊经历,形成了他一生往来的人物多是达官显贵;他所涉足的场所多是高层官场,因而造成了他居高临下、一呼百应的大人物形象。然而,伟人的性格也有多面性,李根源亦如此,在他的伟人形象背后,他也有平易近人、朴素谦和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平民意识。从下列小故事,可窥见一斑:
一
清宣统元年(1908年),李根源自日本留学归来,被任命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继任总办,负责全权筹办该校各项事宜。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办时,分甲、乙、丙三班,甲、乙两班的学生都是从当时的新军和巡防营中的下级军官选调来的,只有丙班的学生是中学以上学生及考优、拔贡落选的秀才经过校方考试而被录取的。校方把丙班学生作为培养的重点,因此,丙班学生人才辈出。时有四川学生朱德(即后来的共和国元帅、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前来报考,但因讲武堂招考的对象为滇籍,故未被录取。后来,朱德知道丙班学生优先录取滇南开广一带(今文山、蒙自一带)的青年,目的是为了对付法帝国对滇南的侵略。朱德决定以云南临安府蒙自县籍的身份第二次报考,结果被录取了。朱德入校以后,他的籍贯出了问题,面临被迫离校的处境。此事报到学校的最高当局李根源面前,按照常规,这一关是难以过去的,但此时,李根源的平民意识起了作用,他认为一个出身农村的子弟,千里迢迢从四川来报考讲武堂,实属难得的有志青年,就不要深究了,准许他改回四川原籍。此举在当时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却为后来的共和国元勋伏下了成功的一笔。
二
1927年,李根源在苏州小王山他的母亲墓侧修建了墓庐,有平房十余间,作为他守丧的居所。因为母亲为阙氏,故名“阙茔村舍”。小王山附近的四、五个村子均无小学,学童上学须走好几公里到一个叫藏书庙的小学上课,很不方便,且不安全。李根源看到这一情况,很不放心,一种对平民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他以个人的资金,建了五、六间平房,办了一所私立阙茔小学,招收了七十多学童。之后,他又以他的影响力,将这所私立学校改为县立小学,为贫苦农民的子弟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继办阙茔小学之后,李根源又与苏州绅耆张仲行于一九三二年在苏州善人桥创办了陶行知模式的实验农村,帮助农民革除旧习、树立新风。在召开成立大会那天,李根源不坐滑竿、不坐轿子,一反高级绅士出行的习惯,坐了一辆当地农村老农和农妇们赶街乘坐的独轮车从小王山前往善人桥。为了使独轮车保持平衡,李根源还命他的儿子李希泌与他一左一右、同坐同行。这种平民作风,在当时实为开一代新风。在办善人桥实验新村的同时,李根源又在小王山办平民夜校,修公共浴池,使村子里的成年农民享受了学习文化及讲究卫生的生活质量。
三
抗日战争期间,李根源出任云贵监察使,住在昆明郊区普坪村,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也欢迎监察使署附近的老农来闲坐。对每一位老人,他都要问问生活情况、子女是否孝顺等等。若有老夫老妻同来者,他一定会祝福他们百年偕老、健康长寿。他时常对老农们说:“你们都不将我当大官看待,愿意和我往来闲谈,这是看得起我,我真心实意地感谢你们。你们各位都是苦熬过来的老人,我很敬重你们。你们的儿女继承你们的刻苦精神,五更鸡叫后就听到他们上山砍柴割草,白天还要下田干活,代代勤苦,艰难维生,不容易呀!”
有一次,他特意询问几位来闲坐的老农民:“听说前几天早上,张某家的儿媳怀着孕还上山做活,被野狗抓烂了肚子,现在不知医好了没有?”大家回答道:“好多了,幸好伤不着小孩,多谢老总长的关心”(李根源曾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云南老乡习惯呼他为李总长或老总长)。李根源亲切地回答道:“你们的儿女就如我的儿女一样,你们家里有难,我应该问一下,请各位回去后告诉乡亲们,以后上山做活要结伴而去,要互相照顾,以免发生类似的不幸事故”。当老农们告辞时,李根源依例送每位老人一把川烟,并亲送出门,望着老人们远去了才返回屋内。
四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根源处理完腾、龙善后事宜(即腾冲、龙陵两县因抗日战争而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即向国民致府辞去云贵监察使职务,回到家乡腾冲,住在叠水河畔的风翅园,颐养天年。但他仍兼有许多地方上的名誉职务,依然关心着地方上的重大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交往依然很频繁,应酬也很多。1948年的夏季某日,他突然游访腾冲远郊缅箐(即今中和乡),有人问他何以想游缅箐?他答:“我是为避生日而来的。”原来,由于他一生的建树、地位及影响,每当他的生日诞辰之时,地方上的政要、绅商、亲友们,或出于尊敬,或出于应酬,纷纷前往送礼祝寿。李根源为减少应酬,少烦他人,故在生日前夕择地出游。那天,当他来到缅箐街时,乡里学校师生闻讯后还是在乡道两边列队欢迎,乡公所里也准备了饭菜,拟设宴招待。先生得知后当即告诉乡绅们:“我自己准备着干粮,敬谢各位好意,免得向农民摊派。因我来游而加重大家的负担,我于心不安。”说完,即告辞而去。这件事对大家的震动很大,留给人们的印象也特别深刻,数十年过去,当年的场景许多人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李根源平民意识的形成有其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他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他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生活。大约在他十五、六岁时,他的父亲官场失意,弃职归里,生活全靠农业耕作,而家庭人口又多,生活开支又大。他是老大,五个弟妹年纪尚小,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到他的肩上,他常到他家附近的勒杏山、河东山上砍柴割草,更常到离家很远的农田里做活,使牛、栽秧、薅秧、割谷样样会做。为了生活,他甚至起早贪黑割马草卖,以帮助父亲渡过难关,可以说生活的酸甜苦辣他都品尝过,这一段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的伟业丰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