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羊叔子 名与汉江流

发布时间:2017-01-10 16:30:5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提及的羊公即为西晋的开国功臣羊祜。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今山东临沂平邑县),历经汉魏两朝,官至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城侯,追赠侍中、太傅,持节如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德化天下

清代学者郑观应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之《兵政·储将才论》中写到,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并将羊祜与乐毅、诸葛亮等将领归为儒将。史学大家钱穆也曾经讲到,中国历史上名将大帅,带兵打仗,赫赫当时,垂誉无穷的,极多是文人学士,儒雅风流,而非行伍出身的专门人物。

羊祜名德远播、德才兼备,读罢羊祜传,处处可见对其高尚品德和谦逊人格的记叙。“祜执德清劭,忠亮纯茂,经纬文武,謇謇正直。”“祜贞慤无私,疾恶邪佞。”“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岘山,在今湖北襄阳)俱传。”“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祜,蹈德冲素,思心清远。始在内职,值登大命,乃心笃诚,左右王事,入综机密,出统方岳。”“祜执德冲虚,操尚清远,德高而体卑,位优而行恭。前应显命,来抚南夏,既有三司之仪,复加大将军之号。虽居其位,不行其制。至今海内渴伫,群俊望风”……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羊祜堪称圣人当之无愧。

由于戍边伐吴有功,羊祜经常获得晋武帝的加封,而对于每一次的封赏,他几乎都上表辞让过,谦虚地讲到“德未为人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人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他为人清廉节俭,服饰简易朴实,所得俸禄都用来接济亲族,赏赐军士,家中无余财,临终遗嘱,不得将南城侯印放入棺椁。凡是羊祜所荐拔的人,都不知荐拔人是谁,他告诫身边的谋臣裨将,被荐举的人在朝廷受职,而却到荐拔者私门谢恩,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还有名传青史的“羊陆之交”。羊祜与陆抗对垒。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求药于祜,祜与之,即服。人多谏阻,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他们高风亮节的贤士之交让后人心向往之。羊祜患病去世后,荆州地正值集市日,听到这个消息,市人无不痛哭,为之罢市以示哀悼,大街小巷哭声相接。东吴守边将士也为之哀泣。其德化天下如此!

经营荆襄

西晋初建国,东南有孙吴,西北有秦、凉等国。晋武帝早就有灭掉吴国的谋划,于是就派遣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持节。

羊祜初到荆州,想到灭吴不是轻而易举、仓促而就的事,尚且还有名将陆抗与之对峙,需作长久图计,稳步推进。他在荆州开办学校,减轻赋税,安抚教化远近人们。同时,用一半的兵力戍边巡逻,另一半兵力则去开垦荒田八百余顷。他们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不足百日之粮,到了第三年,就有了供十年用的粮草积蓄。

羊祜还与吴国人开诚布公,互相信任,投降西晋的吴国人愿意离去,听凭志愿。军中有人俘虏了两个吴国小儿,羊祜便把他们护送回家。吴将侵犯晋国边境,被晋军击杀,羊祜赞赏他们为国尽忠而厚加殡殓,以礼遣还。生擒吴军将士,然后加以宽慰放回。晋军有时行军到吴国境内,在田里割谷作军粮,羊祜必送绢给田主做赔偿。每次在江汉一带游猎,到吴境即停止,有被吴人打伤的禽兽跑到晋境而为晋人获得的,都全部奉还给吴人。这些措施深得江汉百姓爱戴,有力瓦解了吴国的民心。

在与吴国交好的同时,羊祜还意识到,长江天险是吴国天然的屏障。依靠长江,吴国曾经让一代人杰曹操折戟赤壁,败走华容道,让他统一全国的愿望付诸东流。伐吴的关键必须利用好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势。所以,当羊祜知道益州刺史王浚被征召进京担任大司农时,立即上表留他在益州统领军事,加封龙骧将军,密令修造战船,训练水军,积极备战,做灭吴的长远打算。

羊祜经营荆州十余年,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奠定了平吴的坚实基础。

遗策平吴

羊祜做足伐吴的一切准备后,于公元276年向晋武帝上疏《请伐吴表》。羊祜在表中分析了先帝顺应天地民心,西平巴蜀,南和孙吴,海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人心安乐,而吴背信弃约,使边境又生战事,因此伐吴顺应天地民心。论述到吴国的江淮天险不足为惧,凡是凭险阻而得生存的国家,是实力与敌对国相差不多,有力量固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国剑阁就是被席卷而下的先例。他还提出了伐吴的具体策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邻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旌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行散,所备皆急。”这条作战策略是准确可行的。若干年之后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即是与其异曲同工。晋武帝深以为然地接纳了羊祜的建议。

此时,正遇西晋在秦、凉等地作战屡次失败。羊祜又向晋武帝上《再请伐吴表》,讲到东吴平定,则秦凉自然安定,当前只应迅速完成灭吴的大业!遗憾的是,朝中议论这件事的,多有不同于羊祜的意见。羊祜遗憾地叹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固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其后,羊祜抱病返回洛阳,病情渐渐加重,不久去世,有生之年终未看到灭吴大业的成就。临逝之际,举荐“智名与勇功”的杜预自代。史传杜预身不跨马、射不中的,而用兵制胜,诸将莫及。杜预的《春秋左氏传注》,被列入《五经正义》乃及《十三经注疏》中,至今不替。羊祜逝世两年后,由杜预挂帅平吴功成。

正是:“汉池西险,吴江左回。羊公恩信,百万归来。”后世也称杜预“昔之誓旅,怀经罕素。元凯文场,称为武库。”(祝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