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忆儿时的那一碗“圆”

发布时间:2017-12-22 08:04:59   来源:保山市纪委

以至深冬时节,今天又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冬至。每年这个时候,家里都会煮汤圆吃,严冬里的那种甜甜糯糯,是我儿时抹不掉的记忆。

小时候,冬至包汤圆也算是我家的一桩大事。虽说冬至不是什么节日,可是有吃汤圆这样一种习惯,当然在我心中也有了不一样的份量。那时候的日子比较紧凑,用妈妈的话说就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平常破天荒包一次汤圆,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我们三人互相配合,揉面、调馅、包汤圆,我喜欢恶作剧,经常把汤圆包的大大小小,开水锅里一煮,汤圆一个个飘起来、打着滚,好似一个个胖娃娃。随着我逐渐长大,汤圆也越来越方便了,馅儿不用自己调了,甚至可以直接在超市买到包好的速冻汤圆,虽说没了包汤圆这一环节,但是不变的依旧是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高三,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那年的冬至,我依旧像平常那样,做着各种试卷、看着各种解析。

“哎,这道题又做错了……”

我烦躁地拍拍脑袋,放下笔,搓了搓脸,用手托着腮帮发呆。

“妈妈煮的,趁热吃。”

等我回头,只剩下爸爸转身出去的背影;侧耳一听,隐约还有妈妈在厨房忙活的声音。

我低头看了看那碗汤圆,“对啊,今天是冬至。”我心里念叨着,忽然觉得涌上一股温暖。那碗汤圆有两种颜色,紫糯米和白糯米,而且都是我喜欢的芝麻花生馅儿,均匀的大小、数量也刚好,我慢慢地一个一个吞下去,最后连汤都喝得不剩,总觉得,那碗汤圆特别好吃。高三的压力很大,但是总有父母无声地陪伴,也觉得日子是甜的。

在北方上学的时候,冬至的习俗都是吃水饺,我作为外地来的学生,当然不可能像在家那样,和父母一起围坐桌前,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吞下一个个甜糯的汤圆。记得刚来的第一年,我在学校食堂里买了一份水饺,一边吃一边看着玻璃门外穿梭的行人,此时此刻,那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显得格外好吃。性格倔强的我执意要出远门,可是每逢假日节点,总会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

“爸!”我总是会先给爸爸打电话,“今天吃汤圆了没?”

“还没,晚上再煮,现在刚吃过下午饭。”

“哦,我刚刚吃了水饺,可是还惦记着汤圆……”

爸爸听出了我的哽咽,“下雪了吗?”

“下了,不过很小……别担心,我戴着帽子呢,”我抬头看看天,“天已经黑了啊,才六点多。”

“只要心里充满光明,黑暗自然甩在身后。”蓦地,爸爸说了这么一句。

我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哎呀,我听到你刚刚和你爸打电话了,我洗完碗刚准备和你说两句,谁知道你爸就把电话挂了。我们晚一点再煮汤圆,你吃汤圆了吗?”

“这边的习俗是吃饺子,我刚刚吃了一大碗!”

“这就对了,要多吃点……那边不吃汤圆啊,没事,入乡随俗……”

听着妈妈的唠叨,我突然觉得,家——就在我身边。挂了电话,在雪地里走了两圈,对着冷空气呼出一股白雾,隐约看见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我在雪地里捏了几个小雪球,又拢了一堆雪过来做成碗的形状,不由想到“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的诗句,在这冰天雪地里,虽然这碗“冰汤圆”没有冒着的热气,却也重新让我回忆起儿时的那一碗“圆”。

“只要心里充满光明,黑暗自然甩在身后”,这句话我至今刻骨铭心。今年,又至冬至,我舀起一碗汤圆,放到了我儿子的面前。(施甸县纪委 胡东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