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常听父亲说那个年代的他吃不饱、穿不暖,更别说上学了。为了替家里减轻负担,父亲12岁就出去找活干,当过学徒、做过买卖、当过大队干部等等,为了让家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他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凭借多年学来的一门手艺,慢慢带领我们家迈向幸福的生活。
父亲是一个“明白”人。从小到大,父亲一有时间就跟我们讲他年青时候的故事,让父亲引以为骄傲的就是他在大队当会计的经历,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父亲讲述起来的样子。
“我做大队干部的时候,负责会计工作,可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会计,怎么办呢?为了让每一笔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做一笔账我都小心翼翼,经常为一笔账反复核算,反复思考,认真核对,不懂的地方我就主动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反复改进。渐渐的,只要是经过我手的账,每一笔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没有一笔‘糊涂账’”。父亲每每讲起,脸上总会泛起自豪的笑容。
父亲常说:“我所做的账可以经受住各级各部门的检验,做人其实和做账一样,最主要的是干干净净,明明白白,要对得起职责,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良心,只要不做‘糊涂账’,心中没鬼,又怎怕半夜敲门声。”父亲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样做的。
父亲是一个爱“计较”的人。当年,因为家境贫寒,父亲没有读过书,但父亲爱动脑,爱学习,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常常为一些细节和他人“计较”。记得父亲说过他学习泥水匠的时候,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但父亲为了能学就一门好手艺,每天不辞辛劳,起早贪黑,还时常“斤斤计较”,最终学到了一门精湛的手艺。
还记得父亲说:“有一次一个师傅在砌墙的时候没有找好水平,墙砌得有非常细微的偏差,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又是个较真的人,在砌墙上容不得半点偏差,于是当场就指出了问题所在,当时的师傅还很不高兴,当他们用仪器量时,发现和我说的一模一样,全场无人不佩服。从此以后,工人们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都说我太‘计较’”。然而,父亲常对我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干,要能吃苦,还要善于专研学习,不能有丁点的马虎大意,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出成绩。”
父亲还是一个“抠搜”的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家的生活也富裕起来,但父亲已经习惯了节俭的生活,无论是吃穿用都很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我时常对父亲说:“我们家现在生活也富裕了,您老也可以吃好穿好了”。但他反而教训我说:“生活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我现在所过的生活,同我所经历的苦难相比,已经好上万倍了”。父亲对自己“抠搜”,但对亲人特别“大方”,每到逢年过节父亲都会亲自上街挑选一大堆物品送往乡下的外公家,平时也隔三差五的送去生活所需的钱和物,50多年了从未间断过。父亲常说:“对自己可以‘抠’点,但孝敬老人不能‘抠’,乌鸦都会反哺,何况是人,孝道是中国的传统,永远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必须用一辈子来报答”。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的老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现在我成为一名纪检干部,为了让我干好纪检工作,70多岁的父亲,每天坚持收看新闻,重点收看上级提出的关于纪委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重点、通报的典型案例,我每次回家看望他时,他都会把我叫到身边细细道来并重复叮嘱,要我管好自己,遵守纪律,不做违规违纪的事,要清白做人,认真做事。父亲就是一位良师,用言传身教教会我自强、自立、节俭、孝道,父亲还是一盏明灯,让我在前行的路上不会迷失方向。(昭阳区纪委 林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