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保谷田村是如何由“瘪”变“饱”的

发布时间:2017-06-29 07:35:15   来源:普洱市纪委

我小时候在山里生活过二十多年,提到山里人的脱贫致富梦,我一直觉得这个梦会很长,要实现梦想,除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韧劲。

最近到无量山脚下的保谷田村民小组采访景东县抓党风政风带民风家风试点工作时,深深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山村带来的巨变,也使我感受到,在中央精准脱贫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带着群众奔小康,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保谷田村民小组地处大山深处的一个半山腰上,论地理条件,这里算不上是理想的居住地,论发展经济的条件,这里也没有占据多大优势。但想不到的是,这个有52户人家200多人的小山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近5年来,共有12人大学毕业,有2人研究生毕业,有9人考入公务员和教师队伍。

村民蔡正勇说:“小时候我们寨子很穷,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有的外寨人还拿我们‘保谷田’这个寨名开玩笑,叫我们寨子‘瘪谷田’。由于穷,好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但当时由于粮食不够吃,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就继续读书,最后走出了山里。初中毕业考上高中的,家里基本上不会再继续供读书了,大多数都回家种田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保谷田由“瘪”变“饱”的经历,村民们都感念当年上海对当地的帮扶,当时虽然只是在寨子里实施了一些建厕改灶等小项目,但上海的帮扶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彻底改变了保谷田人的观念。特别是各种扶贫项目和惠农政策的实施,使保谷田人感到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之后,有的人通过勤劳致富过上富裕生活,但也有部分村民还是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在乡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寨子里致富能手的带头致富,保谷田逐渐形成了先富带后富,后进赶先进的氛围。首先,从民风开始抓起,使村民更加团结互助,邻里更加和谐。就连一直不愿意参与集体事务的贫困户蔡文福,在乡亲们的帮助和温暖下,不但走上了致富路,还热心公益事业,前后判若两人。

“做人讲道德,为人重诚信;遵纪又守法,平安过一生;诚实又守信,勤劳致富快;夫妻要相敬,婆媳要相让;行孝要趁早,孝顺生孝子;邻里互相帮,邻居变亲人;重教又尊师,读书能立业;行善积美德,公益要支持。”这是保谷田人不分家族,不论姓氏,不分长幼,不论男女共同遵守的家训,全体村民都共同遵守一个家训,培养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不,村里涌现出了孝老爱亲,一直坚持照顾70多岁的“五保户”姑妈的蔡文勇家;17年坚持伺候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婆婆的杜莲香;任劳任怨,会持家,能致富的贤妻良母伍玲;克服困难坚持供三个子女读书,使三个子女靠读书走出山村都成为人民教师,在村民中起到了尊师重教的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周国亮;妻子生病不能干重活,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但仍然坚持供两个孩子读大学的蔡明勇;不受利益诱惑,不取不义之财,积极支持高速公路建设的村民武汉墨;先富带后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小组干部蔡正林、蔡正勇、蔡莲艳等等。

“宴席从简好不好,我给你们算一算,少做十家客,可以买一窝小猪儿,一年算下来,耙地机可以买一台,三年四年省下来,经济林木栽成排。”这是由保谷田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农村宴席从简》中的台词。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保谷田人不忘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自编自演的小品《农村宴席从简》《小犟戒赌》等,不但深受村民欢迎,还经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汇演。

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今年保谷田村民小组又出台了一项村规民约:村民孩子满周岁、老人做寿、生病住院看望等事项不准再请客设宴,遇到娶亲嫁女也要求宴席从简,这项规定实施后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在保谷田采访时,我们还了解到,保谷田寨子里有大车4辆、农用车3辆、小汽车20辆、三轮摩托车40辆、两轮摩托车50辆,但人人都是持证驾驶,没有无证驾驶的,困扰好多山区农村交通安全问题的“无证驾驶”,在保谷田却没有“市场”。

村民小组长蔡正林给我们讲了一件让他难忘的事:2016年6月20日这天,村民小组组织寨子里每户出一名劳动力,义务参加修小组的机耕路,那天雨下得很大,但村民们带着雨帽,披着蓑衣,参加了寨子里的义务劳动,蔡正林一点人数,全寨子50多户农户,没有缺席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在保谷田村民小组逐步变成现实,这个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为我们呈现了满满的正能量和生活之美,散发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普洱市纪委  苏贤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