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寻找“失踪”的档案

发布时间:2017-05-06 08:12:09   来源:昆明市纪委

“徐某,你好,我是护国街道纪工委小陈。又打电话给你还是想再跟你了解下你们人事档案的去向,麻烦你再仔细回想一下你们公司人事档案转接的一些环节,帮我们找找看。”我已经忘了这是第几次给徐某打电话了,但他还是说“记不清楚了”。

徐某是街道纪工委正在办理的一个案子的当事人。因涉嫌挪用资金,作为一家非公企业经理的党员徐某和支部书记李某正在接受街道纪工委的调查。在各项违纪事实都调查清楚后,档案的去向成为了一个关键点,只有找到档案,才能找到入党材料。

第一次,在当地司法所的帮助下,我和徐某在谈话室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对案件的情况,对他个人的情况以及人事档案情况都深入的进行谈话了解,他一一回答。但对于档案,他始终表示不清楚。

档案找不到,入党材料作为人事档案的一个部分也不知所踪,这成为了案件办理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之后,我又先后多次向两人了解,均没有进展,二人始终表示不知去向。于是,寻找“失踪”的档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期间,我们去了有可能涉及到的所有档案馆,也多次向徐某和李某了解,都未能找到有关档案去向的任何线索。在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以后,我自己也差不多放弃了,甚至初步与区纪委案审室进行对接,了解在找不到入党材料的情况下如何推进案件的办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秋。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也先后多次与徐某和李某接触,见面或是电话。其间,也了解到徐某家里因他涉案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和办公室同志商量,不管他现在身份如何,作为我们工作的对象,就应该给予关心。于是,我们带着买好的中秋小礼品去看望了他们二人。

看得出来,他们对我们的中秋到访颇感意外。

我们坐着聊了很多家常,聊了他们现在的心情、儿女的家事,除了案件本身,我和同事都没有主动提及任何与案子的有关的事,不想在这样的时候打扰了他们的心情。

可能是聊天氛围轻松,徐某主动说道“这个事出了以后,在同事和亲朋好友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别有心里压力,真正关心你和在乎你的亲朋好友在意的是你的身体和心情,那些不关心你的就算有看法,也影响不了你,关键是你们一家人要好好的,你也上了年纪了,别因为这个事再把身体打垮,就不值得了。”我宽慰他。

徐某点了点头,“你说的是”。

坐在一旁的李某说:“我姑娘和小陈书记年龄相仿,她说的跟我姑娘说的一样,我姑娘就是说她只要我身体好好的,这些事以后都会过去。”

大家聊开了,聊了很多,我自己也跟他们说了很多生活中遇到事还有困惑,他们竟然也开导起了我,就像我的两位长辈一样。

后来,徐某说:“从这个事情发生到现在八年时间了,公司早就散了,我们也被调查,已经习惯了别人对我们的异样,你们对我们的尊重和关心让我们很温暖。”

那次看望后,我有了很多触动。工作的性质让我们在与工作对象的沟通中似乎除了不苟言笑和一脸严肃以外,好像人情冷暖成了禁地。也许,与工作对象之间不应该生硬的剥离开人和人交往中最本质的情感互动。

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十月的一天,突然接到了徐某的电话,这是第一次他主动给我打电话。“小陈书记,你哪天有空?我和李某的入党材料我请原来公司的同事在档案室里找到了,我送过来给你。”

我很意外,“你方便就好,我都在,谢谢你!”

第二天,徐某一大早就把他和李某的入党材料送到了我手上,而我百感交集。半年多,一直在找的作为处理徐某和李某的重要材料之一的入党材料,最终却是两位当事人帮忙找到,并主动送交给我。

他们的这份信任让我感动。

送他离开单位,他说:“谢谢你对我们的真诚和关心,其实我知道出了这个事,我们肯定要接受党组织的处理,也请你不要介意我们之前的态度。”

我说:“不会的,我希望你们能够坦然面对这件事,保重好身体,好好陪伴家人,开心过好每一天,这也是你们子女最希望看到的。”

入党材料终于找到,案件的办理也顺利开展。在这个寻找档案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感受,对他们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同情,到现在,更多的是尊重。处于纪检工作的最基层,如何更好的与工作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确实是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探索的一个永恒主题。(五华区纪委 陈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