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用“匠心”做宣传

发布时间:2017-03-22 07:39:05   来源:普洱市纪委

“爸,您是怎样把那些木头变成人见人爱的箱箱柜柜、桌桌凳凳的?做了这么多年的木匠就不烦吗?”

培训归来,坐在阳台上与父亲聊天,跟他炫耀这次参加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培训,有幸聆听了中央纪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级媒体领导、老师的授课,顺便就培训后的一些工作困惑向他求解,让压力山大的内心有点安慰。

“你儿女被他们给洗脑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想把工作搞好过,是打心底里想努力努力!”我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在父亲面前讨巧。

“不是说天天宣传,讲这讲那,写这写哪,都像吃肥肉样腻了吗?”父亲用怀疑的眼光打趣我说。

也是,从参加工作就和宣传沾上边,这一干就是10多年,而且从事纪委宣传工作也快7年了,要说没点厌烦情绪连我自己都不信。所以,作为可以倾诉、信赖的父亲,工作累了不如意了,总爱在他面前唠叨几句,时不时自嘲一下:“我把最热血的年纪嫁给了宣传。”而他总爱用那套做木工的木头道理来给我加油打气。当然啦,父亲也不忘在生活中帮我宣传宣传。“领导干部不准公车私用,不准用公款购买节礼,收送节礼;不准公款大吃大喝,接受吃请;党员干部红白喜事不准大操大办......”小区里的叔叔阿姨跟我说,各种不准规定父亲在他们目前如数家珍。“老伍,政府又有什么新招了?”老人们经常跟父亲这样打探式打招呼,在茶余饭后,也喜欢和父亲聊聊干部作风转变的话题。

“你爷爷算有点眼见,他总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叫我们弟兄几个学点手艺,我笨,就给学木活。老师傅见我抬木头、板子舍得花力气,人老实,就教我的多点。后来,照师傅教的改改,做得也算有点模样,做着做着也就熟手了。”父亲说,其实无论为谁起房盖屋,打箱箱箱柜柜、桌椅板凳,他都想着是给自己用的,从不敢怠慢,所以为别人花的心思也就多些,做出好看,实用的东西来,自然就有人买。

“爸,大爹、叔叔都出去做生意,比您有钱,当时您就没想过出去闯闯?”“不要光想着赚钱,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认真做做,有什么不好?”父亲质疑我说,“再说了,我做木工不也挺好的嘛,我爱做,有人爱买,那些木头就像你姊妹几个,都成我的孩子了。”父亲傻呵呵笑了一会儿。

说到孩子,眼前的父亲,眼里涌动着泪花,我们相视静默了。说句实话,我是家里的老小,父亲最疼我,但打小我就知道他像疼爱我一样爱他的木工。

“老木匠,老木匠。”我急中生智这样叫他,打破了父女之间的沉默。“什么匠?也就一老木工罢了。”父亲谦虚地说。

何谓“匠人”,父亲的话让我想到了这词,百度了一下,一般是指技艺高招的手艺人,指一个人对某种技艺和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还是不知疲倦的追求下去。

“父亲是匠吗?”我一直在想,对照百度的答案,还真算不上吧!但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他心无旁骛地做木工,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并享受专注木工带来的那份内心宁静,这难道不是一种“匠心精神”吗?

何为“匠心”,我的理解就是执着于一件事,并穷尽一切办法想把他做好,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匠心精神”孕育着责任感、进取心和创造力。

说到这,倍感宣传压力的我有点豁然开朗了,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只会亦步亦趋、步人后尘。我们的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写几篇宣传报道,更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而是要走心,走进万千党员干部群众的心里,发挥其监督教化作用。

身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干部,我们要用报以不断学习、磨砺、改进和追求的“匠人精神”,践行“匠心之道”,学会“守、破、离”,让宣传工作变得有生命有意义。

“守”,就是守住从事宣传工作的初心和热情,用心工作,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就是以思考为底,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宣传工作灵活生动、别开生面,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离”,就是以创新为核心,在颠覆成见中寻找新发现,有不同寻常的想法,学会在宣传工作中融进自己对事实、文化和受众的理解与尊重,在宣传工作渗透思想的灵性、精神的情怀和文化的温暖,并不断在突破和创新中超越。(普洱市纪委 伍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