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2016年,云县纪委在6个乡镇8个村(社区)开设“村(社区)级廉政文化微课堂”,投入经费3万余元,创新村级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方式,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夯实基层反腐败“最后一公里”。2017年,将在全县全面开展开设工作,达到194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无死角。
“四个有”夯实活动载体。统一规范“微课堂”相关设备和内容,做到“四个有”,即:有阵地、有制度、有台账、有实效。有阵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村(社区)会议室或小组活动室,要求能够容纳30人以上,有桌椅、有电脑设备,可播放视频进行学习,悬挂“廉政文化微课堂”背景。有制度。为保障“微课堂”开设后各项学习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达到长期性廉政教育目的,由云县纪委统一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台账。“微课堂”开设后的每一次授课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学习、观看廉政视频等,都要有记录、有图片、有材料并形成台账,做好各项学习活动的痕迹管理工作。有实效。通过开设“微课堂”,进一步发挥廉政文化在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向村组延伸,促进村组干部队伍廉洁履职,实现反腐倡廉教育的经常化和规范化,着力解决发生在村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四个一”丰富学习内容。一次廉政党课。开展集中授课活动,形成县处级领导、县级部门主要领导每半年至少到挂钩村开展授课1次以上,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到村授课每季度至少1次以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人员每月授课不少于1次的授课制度。讲授内容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决定及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廉政知识及廉政法规等。一个廉政书屋。利用农家书屋资源,进一步充实书屋藏书,增加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历史等红色书籍,并由云县纪委配发如《全面从严治党十讲》《做政治的明白人》和《坚持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目标任务不动摇》等一批廉政书籍,开设“廉政书屋”,让党员干部在廉政书籍中接受潜移默化地廉政教育。 一次警示教育。将各级纪委通报的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认真在农村党员干部中进行传达学习,以案说法使大家能够学法、知法、懂法;每年组织村两委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一次,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真正起到反腐倡廉,警钟长鸣的作用。一次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优秀农村民俗传统文化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和延伸“微课堂”活动,每年至少组织1项有影响的廉政文化活动,如开展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廉政文艺演出、举办廉政文化打歌会等,借助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等时机,采取对歌、小品、编廉政顺口溜、赠对联等形式,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以及党纪政纪条规,普及廉政知识。
以小见大,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开展“微课堂”活动,加大了廉政教育的力度、频度和幅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时时有触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用“小课堂”承载“大教育”。微课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廉政教育这个大课题放在小课堂之上,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炼”,克服了传统宣教的连篇累椟、枯燥乏味,提升了趣味性和针对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一目了然的论述、一针见血的点播,更能触动灵魂,更使人印象深刻。二是以“微力量”传播“正能量”。微课堂紧扣工作实际和干部思想现状,突出参与性和互动性,让党员干部人人走上讲台,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正反典型事例和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等,讲认识、谈体会,将言传身教的“微力量”汇聚成了感同身受的“正能量”,党员干部在“互动”中提升思想认识,增强价值认同。三是让“短时间”发挥“长效应”。微课堂突出一个“微”字,要求授课时间安排简短,参加活动的人员精力比较集中,可以更好地入耳、入脑、入心,提升了宣教效率。同时突出“人人讲、事事讲、时时讲”,依托各种载体,强化教育频度,将廉政小故事、领袖优良作风故事、廉政警言等内容发放给参会人员,形成规模效应,确保了以“短时间”实现“长效果”。四是以“微课堂”实现“不想腐”。通过学习典型案例、参观警示教育展等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筑牢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发挥了积极的警示作用,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正确认识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正确认识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突出成效,增强了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也坚定了反腐败必胜的信心。(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