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基层发现,一些由村民选出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当选之前,其行事作风往往和普通村民并无隔阂。可上任之后,他们仿佛换了一副嘴脸,拿腔做派、耀武扬威的有之,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有之。他们丢掉了民气,却染上了官风,逐渐变成脱离群众的“特殊人”。
仅仅是换了一个身份,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村干部头脑中的官本位思想作祟。手中有了权力,就自以为由“民”变成“官”,理应高人一等、胖人三分。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当为人民用好权、谋福祉。要始终把自己当作百姓中的一员,不能滋生高于百姓的优越感,更不能做出伤害百姓的事情来。
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当代愚公”——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原书记黄大发,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脾气见长、架子变大,反而比先前更加谦卑、纯朴,毅然带领数百村民凿出“天渠”。而这也正是“草王坝村一半以上的户数姓徐,这么多年却选择他这个姓黄的人做支书”的原因。
村干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要知道,村民把一名党员选为党组织的“当家人”,是对他的信任,盼着他能把这个“家”管好、为群众服务好。如果选前选后“两面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朝“民”变“官”,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了,从而在群众面前高高在上,甚至以权谋私,这样的做派只会寒了群众的心、拉低了党员干部的“颜”。(孟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