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纪检人·手记】老王扶贫的“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6-12-02 07:45:43   来源:曲靖市纪委

12月的发新村,天气有些阴冷。入村一年多的“老村民”老王正带领我们几个扶贫工作队员忙得热火朝天。

脱贫已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能不能甩掉喀斯特山村村民头上戴了一辈子的“穷帽子”,给我们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老王”是谁?他就是今年已55岁的曲靖市纪委第二纪工委副书记王晓洪。去年,市纪委确定在罗平县老厂乡发新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时,委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向组织递交“请战书”。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历的老王被委以重任,成了驻发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而我有幸成了7名队员之一,打起行囊来去发新是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

罗平县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680个扶贫攻坚片区县之一,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9.9%。

发新村位于罗平县老厂乡东南部,距离贵州、广西均约2小时车程,是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貌地区。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余户,占全村户数的6.8%。在罗平2016年脱贫攻坚行动中,“山高坡陡赖石喀,漏水跑肥力白花”的发新村成了全县脱贫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在册贫困户有57户因病致贫。”老王的扶贫日记上记得清清楚楚。入村后,老王带领我们经多方调查了解和咨询卫生部门,发现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污水四溢,人畜混居,饮用水污染严重是村民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把修路和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首要问题。

刚入村时,老百姓并不太信任我们,把我们当路人看,以为我们仅仅是来村里走走看看、应应景罢了。但我们天天进村入户搞调查、做规划、引项目、建工程、催进度,用实际行动改变发新村面貌,看到村内设施一天天变好、村子一天天变美、日子一天天变好……村民们逐渐将我们当作客人,家里人。

在市纪委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下,我们争取各方资金,将村里道路硬化,并从另一个村引来自来水解决苦干歹等村民小组饮水问题。在没法解决的村民小组,组织修建水窖,指导消毒处理,让民众走上干净路,喝上健康水。同时,根据村里特点,对村民房屋进行改造,实施易地搬迁,推进扶贫工作。

一年来,在老王的带领下,村子变了模样,老王也多了雅号,被群众喜称为“老村民”。

在苦干歹村民小组,村民房屋全部焕然一新,村里路灯、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德克村民小组连片异地搬迁房拔地而起,水窖、养殖小区、污水处理系统等均配套,成为当地山顶上最靓丽的建筑群。村民们时常三五成群地在聚在一起议论着自己的新房和村里巨变。

“他们用脚步和实际行动帮我们,如果没有他们,再过几十年,怕是也没有这么大发展。我们村子让邻村羡慕的很呢!”当过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丁建贤称。“驻村工作队像医生一样‘治疗’着村里问题 ,现在外出打工的都回来了,变化真是太大了!”

丁建贤笑言,“驻村工作队刚来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不太相信他们有如此大的能耐。他们用行动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当然,他们也很辛苦,谢谢了!”

这是对我们褒奖,更是激励。初步统计,1年来,发新村各种规划投资近5000万元,力度空前。

“俗话说‘吹糠见米’,那就是要你的行动得让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到。”老村民老王说,如果不融入群众,不真正为他们办事,而是摆领导的架子,没有人会买我们的账,那么一切努力可能白费。

“村民家的情况,我们都很清楚。村里大多数人的名字、兴趣爱好我们‘一口清’”队员刘文江不无自豪地说道。

路上不断有人与我们“寒暄”,部分村民也会热情地招呼“老王”“老刘”什么时候到家里玩玩。

除了周末偶尔不忙的时候回市里,平时我们都呆在村里。一年多的相处,我们与村民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村民们办红白喜事也会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我们已然是“发新人”了。

如今,距离罗平脱贫摘帽时间愈近,我们工作队员更忙了,忙着谋划离开后发新依然能够快速、稳定发展的未来。根据规划,村里将建设一个小集镇,村民在家门口赶集,做生意,走进现代商业社会。可喜的是,这个小集镇基础设施已经基本配套完毕,翻过年就可以开市。产业上短、中、长结合,小集镇将是村里长远发展的可靠之路……

“今年底脱贫了,我们就可能回去了,但有很多事情还需要做。这一年多来虽然为村民做了些事,但还是有缺憾啊!”老王坦言,“如果再有3年时间规划建设,村里也许会更好,希望退休后能每年来一次发新村。”(曲靖市纪委 蔡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