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20日到大理古生村李德昌家走访时说的话,也是对乡愁的概括。是的,对于大理人来说,最能引起乡愁的,莫过于青瓦白墙的庭院和村落。
清一色青瓦白墙的房子,鹅卵石堆砌的围墙,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一个白族村,总有一棵大青树,有三坊一照壁的院落和本主庙。从村口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苍山十八溪水潺潺流进每一畦田,流进每一户人家。兰花、山茶、杜鹃等开满了每家每户的庭院,红花绿蔓伸到墙外,连出一条条花巷,芬芳弥漫了整个村庄。一棵大青树出现在村口或是小路尽头。这,就是大理人心中最牵挂的家园,沉淀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这是一种原生情感,是“叶”对“根”的依恋,也是一种永恒的文化情结。为了留住乡愁,大理市于2006年就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率先采用卫星影像图结合野外调绘编制村庄规划,至2011年底已实现市域村庄规划全覆盖。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突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注重农村文化传承,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为重点,开展了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洱海流域“百村整治”、海西村庄及农田生态林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弘扬白族传统建筑文化、营造良好生态人居环境,实施了一大批新农村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生态环境,环洱海周边村庄成为全省、全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
什么是乡愁?到大理来吧,看看洱海,走走环海西路,住住寻常的村庄,你就会体验到大理的好,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乡愁。沿着大丽线北上,杜鹃花山茶花盛开,蓝天白云下,左边是翠屏般的苍山,右边是玉盆般的洱海,路两旁翠竹丛林掩映,隐约可见白墙青瓦的白族人家。这些充满着水墨情调的民居群落,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分布在道路两侧,分布在青山绿野之中。微风中大片翻滚的稻田,马车的铃铛声由远及近又复渐远,白色镶黑边的白族人家建筑高低错落,美到令人窒息。
三坊一照壁的粉墙,在檐口和墙角又用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诗词、文人字画,有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照壁诗情画意,多题“风花雪月”“苍洱毓秀”,还有题写家训的,最常见的有“清白传家”“琴鹤家风”,书香扑鼻,一种世道清朗之感油然而生。寻常的村落巷陌,却给人一种景致极好的感觉。这是一种极舒适极自然的好,充满了烟火味却又清新脱俗。走在青石板路上,随意探个头,便可看见农家虚掩的院门中翠绿欲滴,姹紫嫣红。抬头一瞥,便望见小巷尽头是满眼宝蓝的洱海。走在这样的阡陌小巷中,享受着人间的悠悠光阴,可漫步,可逍遥,一种深深的禅意涌上心头。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我庆幸我生长在大理,当许多城市都已经失去本来面目的时候,我们还能拥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家乡,青瓦白墙驻乡愁。(吴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