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纪检人•手记】父亲对我的“三次谈话”

发布时间:2016-06-28 07:37:19   来源:普洱市纪委

我的父亲,是个质朴的农民,也是一个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1942年出生,是新中国党的阳关沐浴下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人,父亲知党情感党恩,加入党后,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像戒尺一样规范着他的言行,而他对我的“三次谈话”,深深的影响我的一生。

1995年7月酷热的夏天,我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从省城昆明高校毕业回乡,那些年,正值国家实行“包分配”和“自主择业”的并轨时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进“端铁饭碗”的国家机关或者已经风雨飘摇的企业单位两种选择。当时,见多识广的远房表叔听说我毕业归来,亲自来到我家,对我的父亲说:“老表,小表侄大学毕业,是件大好事,但是现在就业不容易,我有一个战友,在县上担大官,走,带上几个火腿,我带你去找他,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儿子一定能进县城的国家机关”,对这一送上门的好事,被我父亲婉言谢绝,这也导致我才被分配进乡镇供销社3年就下岗的低谷人生。

对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刚刚工作就下岗的遭遇,我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村里人议论纷纷,家里人也指责父亲的“死板”,也许是对我的愧疚,也许是生活的压力,我下岗后,父亲明显苍老了许多。待我平静后,父亲对我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你分配工作这件事情上,我不能靠走后门、拉关系,为你找好工作,这是党的原则所不允许的。再说,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只要你勤劳,做什么都能很好的生活,但是一定不要放弃了学习……。”这是父亲对我人生的第一次“谈话”。

在下岗的岁月里,我摆过地摊、打过零工,吃尽了苦头,但是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生活还算过得去。我人生的转机是在2004年,全县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由于我平时没有忘记看书学习,加上父亲的鼓励,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被顺利录用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在接到录用通知的那天晚上,父亲和我谈了很久,他说:“你现在已经有更好的人生平台,目光不能才放在个人的生活上,要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用你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和人民出更多的力,加强个人修养,争取早日入党……。” 这是父亲对我人生的第二次“谈话”。

我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期间,经过组织的培养,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9年,我把被提拔为一名副科级纪检监察干部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惊喜,反而平静的说:“你能有今天,有你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是更多的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和组织的培养,你是党员,是纪检干部,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把清正廉洁作为一把标尺,在丈量别人的同时,时刻丈量自己,要把为党为人民奋斗终生作为你的人生目标……。” 这是父亲对我人生的第三次“谈话”。

父亲一生谈博名利,他担任村民小组长的20多年时间里,包产到户分田分地,他总是让群众先挑,自己拿最不好的;带领群众挖沟修路,他选择最难挖的;他为村民管钱管物,从来不动一分一厘,记得1985年,我上小学4年纪的时候,我妹妹生病,急着交钱住院,而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只有父亲保管着的150多元的公款,妈妈说先拿出来应急一下,回头在借钱还回去,而父亲坚决不同意,叫母亲在卫生院背着妹妹领着我等了整整一个上午,而父亲则饿着肚子跑了20多公里的山路去舅舅家借钱,为妹妹住院看病。

父亲用一言一行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也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我在良好的家风和严格的家教中熏陶长大。今天,有机会给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的时候,我常常把父亲对我的“三次谈话”作为活教材分享给大家,希望天下像我父亲一样的千千万万老党员的故事,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景东县纪委 刘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