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的“红包”,不是给权力的滥用埋下伏笔,就是为已滥用的权力买单。看似人情社会的润滑剂,实则违规违纪的肥幼苗。近年来,保山市着力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查处通报三个环节,向违规“红包”主动出击。
——教育打基础。将严禁违规收送“红包”作为各级任前廉政谈话、廉政提醒谈话的必谈内容,作为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前纪律要求的重要部分;将违规“红包”危害作为警示教育的必讲细节,把纪律讲清楚,后果讲明白。开展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专项整治,8744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签订了不以任何形式违规收送“红包”承诺书。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自律意识,营造人人明白纪律要求、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氛围。
——制度严管束。印发《公务员参加各类评审活动若干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红包”;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用公款发送“红包”,从入口处严控违规“红包”。鼓励领导干部主动上交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红包”,两年来,全市共有70名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红包”116.24万元,其中,存入廉政账户111.82万元,直接交到纪检监察机关4.42万元,单个金额多至数万元、少至200元,从出口处挽救领导干部。
——查处强震慑。2015年12月18日,全市通报隆阳区住建局副局长姜晓东因在廉租房项目验收中收受施工方1000元“红包”受到党内警告的问题。通报立即引起强烈反响,领导干部深切感受到小小“红包”害不浅、纪律不是“纸老虎”。以对少数人的“不留情面”,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前车之鉴,不敢再顶着侥幸心理享受违规“便宜”。
三个环节持续用力,从“不想”上入手、在“不能”上使劲,往“不敢”上加压,让领导干部对违规“红包”,认识上由理所应当转成违规违纪、处理上从紧握不放变为主动上交、情感上由“爱”变成“怕”。最终,曾经的“香饽饽”如今沦为了“烫手山芋”。从细微之处用力,收正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