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重浪!
当杨秀珠归案的重磅消息发布,毫无意外,与2015年4月登榜“百名红通人员”时一样,她的名字又一次成为“新闻热搜词”。
“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中美头号追逃案件……围绕杨秀珠,有着太多“标签”,她的归案必然成为追逃追赃工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反腐败政治共识的重要成果,可谓震慑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广泛,具有政治、外交、反腐、舆论等综合效应。
“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在杨秀珠归案之时,再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铿锵话语,更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追逃追赃纳入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要求追逃追赃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亲自做工作,在重大多双边外交活动中,均向外国政要强调反腐败和追逃追赃工作,为追逃追赃工作奠定了政治基础。可以说,杨秀珠外逃13年、窜逃多个国家和地区,却最终被成功追回,归其根本在于我们党对外逃腐败分子一追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臂膀有力量,出手才有重拳。自杨秀珠2003年出逃,追逃亦即开始,但她今年选择回国投案自首,背后是我国追逃追赃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和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大。正如新闻所说,“2014年以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领导下,中央追逃办统筹各方面力量,积极利用外交、司法、执法、反洗钱和反腐败等多种合作渠道,持续保持对杨秀珠高压态势……”由九龙治水到握指成拳,不只是杨秀珠,王国强、李华波……包括前不久归案的闫永明,每一名外逃腐败分子的追回,都是中央追逃办加强协调配合,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的结果,都得益于形成了分兵把守、上下联动、整体作战的追逃模式。“天网”布下,等待外逃人员的自然是末日悲歌。
腐败是世界性毒瘤,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它的“避风港”。这一点,已年逾七十的杨秀珠定然“理解深刻”——外逃13年,后面11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她是在被荷兰和美国方面拘捕并羁押中度过的。杨秀珠的最终归案,正是中美反腐败执法合作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无论是多边还是双边场合,都主动设置反腐败国际合作议题,共同商讨反腐败追逃追赃,旗帜鲜明表达中国反腐败的坚定立场和态度,在政治上、道义上赢得主动;另一方面,既遵循国际规则,又推动形成国际反腐新秩序,从推动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反腐败宣言》,到协调通过《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在华设立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等等,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制定,加快引渡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等谈判、缔约、履约进程。多方努力之下,让国际社会对我国反腐败和追逃追赃工作认识更加客观,评价更加积极,合作意愿渐趋主动。
由最初“死也要死在美国”,到“有回国念头”,直至最终主动撤销“避难”申请,作出回国投案自首的决定,杨秀珠的转变,是一个逐步认清形势、放弃幻想的心路历程。促成这一变化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政治宣誓,已然成为雷霆万钧的行动;是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永远在路上,海外不再是法外、外逃不再是出路。
曾经天涯海角,终究插翅难逃。“天网”收紧之下,“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名归案,依然在逃的腐败分子与其在惶恐中漂泊异乡,何不思量一下自己的归程!(徐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