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方逝,新春又至。春节是我国一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拜“年”、贴“福”、迎“新”“春”,家家团圆,共贺祖国昌盛。
每到春节,我们眼前、耳边经常浮现着“年”“福”“新”“春”“家”“国”这些文字。汉字是中国人的DNA,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透过这些经常出现的、标志性的汉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些文字。
年,在古代还有别的名字:岁、祀、载。《尔雅》中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名。”
在唐尧与虞舜的时代,称之为“载”,取万物更始之意,《尧典》说“七十载”、《舜典》说“五载”,就是说七十年、五年。
夏朝称“岁”,在古代,岁即岁星,就是指木星,岁星运行一次是一年,就是取岁星运行一次。
而商朝称为“祀”,是取四时一终,即是说这是按照四时的祭祀来说的,四时祭祀一讫,便是一年了。
周朝则称为“年”,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名称,是取谷物一熟。为什么这么说呢?年,在甲骨文的字形中,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谷物成熟,人背负着谷物,这就是甲骨文所描绘的场景。《谷梁传》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因此,年的本义就是指年成、谷物成熟。我们现在会说丰年,指五谷丰收,就是用的这个意思。而谷物是一岁一熟,到了周代,便开始把年作为纪岁之用了。
福,甲骨文字形是双手捧着酒器、以酒敬奉神,本义就是福祐。在古代,富贵寿考等统称为福。
我们常说“五福临门”,这五福,分别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寿,是指长寿;富,是指家财丰富;康宁,是说身体康健、没有疾病的困扰;攸好德,是说性好美德、品德高尚;考终命,则是说顺应自然天命、有始有终不夭折。
这五福,说寿命、说财富、说身体、说德行、说始终,寄寓了百姓的美好祝愿,蕴含着从古至今千百年来不变的祈望。尤其在春节这样的日子,送福、祝福就成了重要的事情。
中国有许多关于福的春联,如“一元二气三阳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梅呈五福 竹报三多”,等等,正是人们对福的情感体现。
新的本义,并不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新旧之新。事实上,据甲骨文字形来看,新是拿着斧子砍树的样子,也就是取木、伐薪之意。不过后来就被引申为“凡始基之称”,即最初、新近、初次出现等意。
古人说“新”,有孔子“温故而知新”(《论语》),新是新知识、新体会;有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新燕”是春天刚刚从南归来之后的燕子;有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总之,新是与旧、老相对的。
而新年也是如此。新年是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之后,万物在春风里抽芽生长,而我们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怀揣着新的希望、新的动力。
春,甲骨文字形是日照春阳,草木丛生,意味着春天。古人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因为万物生长就在春天。春是万物之始,万象更新。这一点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多有表达。如张衡有诗言“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百鸟自南归,翱翔萃我枝。”写春日杨柳发芽、百鸟自南而归。庾信有《春望诗》:“春望上春台,春窗四面开。落花何假拂,风吹会并来。”写春望所见。
而春天逝去,文人墨客则又书写下他们对春的留恋,即“送春诗”。刘禹锡送春,写“春景去,此去何时回。”杨万里送春,写“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他。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陆游送春,写“以我垂老境,送此将归春。我固惜流年,春亦记陈人。”
春,还常与秋对举。如春花秋月,用春之花、秋之月并举,代指世间美好时光与景物,“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再如春华秋实,用春之花、秋之实,比喻文采各异或者说学有所成。
总之,春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过完年,送去福,不要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用朱自清的话来说,就是“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何为“家”?家,甲骨文中上面是宀,下面是豕(猪),借此来表示人所居住的地方。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家庭,《周礼·小司徒》注中言“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就是说要有夫妇二人方能组成一个家庭。因此在古代,也有夫妻互称为家的情况。
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家齐而后国治。自古以来许多名言谚语都蕴含着这一点,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首先从家事说起;“家和万事兴”,以家庭的和谐为万事兴盛的基础。
正是因为如此,治家就显得格外重要,古代流传下了的诸多家风家训家规,也正体现了古人对治家的重视。比如对勤俭的认识,《钱氏家训》说“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认为把勤劳节俭当作根本,一定会丰衣足食;用忠实厚道传承家业,就能够源远流长。《河东裴氏家训》说“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都是点出了勤俭对治家的重要。这样的认识和精神,代代相传,泽被后人。
与家不可分的是国。国,就是指国家。《说文解字》说“国,邦也”,可见邦和国两字都有国家这一义,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邦”和“封”同源,最先用于国家这个意义。“国”最初只指诸侯在所分封的土地上筑起的都城,“邦”则指诸侯以“国”为中心的整个封地。后来“国”的字义扩展,统称所领辖的土地,才与“邦”的意义相当。战国以后,“国”逐渐取代“邦”且产生了“国家”这个双音词,“邦”的国家这个意义就很少使用了。但今天我们还是可以从流传下来的字词中窥见一二,如邦交,其实最初是指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千秋家国梦,家与国,构成了古代士子文人的生活。尤其是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子文人的最终目标在于治国、在于平天下,在于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和谐家国。
翻开古代典籍,满满可见的是充斥在字里行间的对国家的情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他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甘于奉献。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因为个人的富贵荣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责任,表达了他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春节春联的横批,常用四个字——“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可谓太平盛世。这折射出的是普通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折射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追求。
从春节中经常出现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千百年来,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一年丰收的喜悦、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承载着对健康、富贵、长寿的祈求,承载着对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愿景。从个人到家国,一一在其中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