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川县纪委监察局围绕执纪审查新思路新办法,继续抓实“三转”,清除思想障碍、深化责任意识,聚焦主业主责、坚持挺纪在前。今年,陇川县纪委监察局共执纪审查39件处分36人,其中:给予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12件12人(政纪处分2件2人),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2件2人,严重违纪涉嫌违法20件20人。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违纪18件18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3件3人。
三个保障尽“全力”。坚强的领导保障。县委主要领导切实做到“不干预执纪审查、定期听取执纪机关工作汇报”,同时在创设条件、积极支持上体现党委主体责任;县纪委书记坚持做到重要问题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常委会专题研究,以上率下,在纪检队伍中营造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良好氛围。保障执纪审查力量。年中县纪委内部机构改革调整后,纪检监察室增设到三个室,纪检监察室由原4人增至9人,占机关行政编制数29%,从事监督执纪主业由原11人增至22人,占机关行政编制数70.9%,优先把年轻骨干、优秀人才、业务能手选进来,配强执纪审查队伍。保障执纪审查经费。县纪委在工作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执纪审查工作经费,为工作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经费保障,公车改革后,执法车辆由办公室专人单独调度,做到专车专用保证执纪需要,全力促进执纪审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牵头抓总形“合力”。健全完善执纪审查工作长效机制,县纪委站位统筹协调高度,不断完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法院、检察、公安、人事、审计及其他执纪执法机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督促成员单位落实好各自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中的职能作用,确保部门之间案件移送及时到位,信息资源共享,执纪审查手段互补,资源力量整合,推进开展联合执纪审查。推行“1124”模式,直线承包,以点包面,全盘总揽。一个县纪委副书记负责一个纪检监察室,一个纪检监察室负责两个派出纪工委,两个派出纪工委分片协作负责四个乡镇,形成“分管领导+纪检室+纪工委+乡镇”直线承包,强化上级指导和基层汇报,采用共同协作或片区内交叉的方式开展执纪审查工作,有效地解决乡镇纪委执纪审查经验不足、人员不足的问题。
深挖案源使“巧力”。继续推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工作平台建设,要求各乡镇(农场)纪委通过对辖区村监委人员开展培训、指导业务、听取汇报、解答难题、定期巡查等,不断提升村监委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发挥好“最前沿哨所”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拓宽案源渠道,充分利用日常检查、明察暗访、专项巡查等工作机制,深入乡镇以及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门和岗位捕捉问题线索,认真筛查有关“三资”管理、惠农补助、土地流转、脱贫攻坚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信访举报。推行乡镇交叉检查制度,由派出纪工委牵头,组织乡镇之间开展交叉监督检查,排除因乡镇地域小,纪检干部更容易受“亲缘”、“人情”等困扰,获取更多的案源线索。压实领导责任,通过领导接访、定期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等方式,变被动坐等、单纯依靠信访举报为主动出击,全方位、多渠道地挖掘问题线索。
从严执纪压“重力”。挺纪在前,常态开展作风检查。年初制定作风纪律督查工作方案,组建六个督查小组,重要节点由县纪委常委带队,并抽调广电宣传、特邀代表等参与“实战”,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纪律、生活作风等进行明察暗访,节点和日常齐抓共管,专项和巡查同步推进,造大声势、形成震慑,营造风清气正党风政风,助推勤俭务实民风社风。编好“笼子”,倒逼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出台《规范谈话函询办理工作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对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采取谈话或函询处置方式,并探索开展“谁分管谁谈话”工作机制,抓住“关键少数”教育“绝大多数”。今年以来,谈话函询7名干部,对1名谈话函询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的干部进行了立案处理。抓早抓小,惩防并举堵源查症。把握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谈话提醒、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筑牢“第一道防线”,同时综合运用、分层诊疗,通过“拦截”之后仍不见效果的,果断采用“以惩建防”,从而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执纪效果。(李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