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技术做支点 助挂钩村自我“造血”功能

发布时间:2016-11-15 07:44:01   来源:普洱市纪委

位于镇沅县和平镇东大门的麻洋村是镇沅县纪委挂钩的重点村之一,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1754人,其中贫困人口257人。自2015年结对帮扶和平镇以来,结合麻洋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候立体的实际,县纪委以技术培训为抓手,多次邀请各级部门单位和企业到和平镇开展了核桃种植、茶叶加工、荷兰豆种植、中草药种植、油辣子及农机操作技术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把规模产业做出品牌,为村民找到了一条自主“造血”,技术富农的路子。

深入群众中走访

核桃产业是和平镇传统的优势产业,但是当地群众都是各立门户自产自销,这种小打小闹的核桃销售模式做不强,也做不大。县纪委通过邀请专业种植技术人员到村实地培训,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引进了荷兰豆种植扶持企业玉溪百佳农业公司。公司给群众免费提供豆种,技术支持,并设立最低保底销售保护价从种植户手中收购荷兰豆,统一进行销售。打消了农户不懂技术、没有销路的顾虑。

授课老师亲自示范

学员实际操作

“85”后村民王发正就成了这些技术培训下的受益者。刚毕业时,他和其他村民一样,以传统种养殖模式为主。随着各类技术培训的到村开展,他的致富理念也有了全新的转变。村里核桃种植户很多,每户都有可观的年产量,如果能为村民们提供一个收购加工的平台,必将加快全村核桃产业的发展。今年7月,在各方支持下,王发正创办了和平镇麻洋村核桃加工厂,在向村民收购核桃后,通过深加工一路销往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实现了年产干果25吨,收入55万元的经济效益。努力走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

学习了油辣种植技术后邓世有把原来产量底的两亩地玉米地重新平整后,种起了油辣,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亩产4000元的收成,一举从贫困滞后加入到了带头脱贫的队伍,并建了一栋2层的楼房。邓世有站在新建的楼房前,满脸幸福的说:“自己也能盖栋新房子,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还建了栋两层的楼房,我在农村也住上别墅了。”

此外,镇沅县纪委还积极向县农科局、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土局、科协等部门争取培训经费,邀请市职教中心、市中草药研究所的林农专家及技术人员到和平镇5个村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农机安全和科普知识培训16场,覆盖全镇5个村,63个村民小组,参加培训群众900余人次。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种植指导等各种宣传途径,使和平镇广大群众的产业实用技能和产业自主造血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镇沅县纪委本着强化村组自身造血功能,拔掉穷根、开掘富源的理念,帮助贫困村强化自身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