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村位于云南省祥云县刘厂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烈士故里,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同时还养育了老一辈革命先驱王复生、王馨廷,被誉为“一门三杰”。
王复生(1896—1936),原名王濡廷,云南祥云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云南籍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播火先驱。
王德三(1898—1930),原名王懋廷,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陕北党组织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馨廷(1908-1924),祥云籍中共早期党员,王复生、王德三的胞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协助王德三开展革命活动,于1924年病逝,解放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德三在《狱中遗书》中评价自己的家庭时这样写道:“我们的家庭,是所谓书香寒士的人家。祖父一生没有做过一件错事。他不是一个什么伟大的人物,而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一生没有吸过洋烟、黄烟,没有喝过酒,饮食有定量,起居有定时,不苟言、不苟笑;没有挖苦过人,没有得罪过任何人,没有沾过公事,而为乡里排难解纷,化除一切讼事。王、胡、米、张四姓四村,成为仁里德邦,没有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有一个偷盗好讼的人。我家从来不讲势力。但是祖父、父亲、伯叔们的德望,可以移风化俗。祖父的学生遍布下川三甸。全家七十余口,分家时候,还是和和气气地随便分开。我们的家庭,实在是古典社会中的典范,祖父就是那样社会中的理想人物。”
王家一直以来可以移风化俗、影响一方的家风是什么?这家风又是如何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呢?王家庄王姓是一个大族,约1630年,先祖伯、仁、何、位四兄弟为躲避战乱,举家离开了今祥云县城东街,选择了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建村王家庄。王家在这儿生息繁衍至今,人口已近1500人,占全村总人口约95%,其余是后来搬入的陈姓、陶姓极少量人口。王家素有的良好家风并非刻在石上,也没有写在纸上,而是靠口耳相传,一代教育一代,一代影响一代,只用简单形象的口头语,言传身教传递下来。
孝道
忠孝生忠孝,忤逆养忤逆
篾子穿锅盖,一代穿(传)一代
老鸦还食报母恩
子孝孙贤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有老才有小
有及(与其)求神祷告,不如敬家中活佛
父母在,不远游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房檐水,点点滴旧窝
百善孝为先
教子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有其父,必有其子
小时偷针,大来偷线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大来知道黄金贵,高点明灯下苦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大江篮别丢,留着还要背爹”(流传故事)
婆婆做鞋,媳妇有样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持家
勤谨勤谨,衣饭把稳;懒惰懒惰,忍饥挨饿
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大吃如小赌
有时苦了无时吃,天晴苦了下雨吃
急求富贵,有杀身之祸
细水长流
坐吃山空,死水不经瓢舀
挣钱强如针挑土,用钱好比水冲沙
不笑补不笑破,就笑日子不会过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肚子不是玻璃瓶,三寸咽喉就下肚
有时一顿胀,无时烧火向
有肉有酒待远客,河发水涨找居家
为人
人贵自立
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吹烟鬼,赌钱贼
叫花子没有种,一懒就是
人穷三代,良心莫坏
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混事
君子不取无义之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自尊,自贵
打铁还靠本身硬
脚正不怕鞋歪,山正不怕影斜
修己得己,各修各得
害人终害己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天打雷心不慌
人生在世如赶街
自己的牙齿不能扳给外人数
人眼不见天望着
一日夫妻百日恩
处世
钱文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力让三分,莫要有理不饶人
吃亏人常在
牙齿硬虫吃,舌头软虫不吃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骂人的人拢得,夸人的人拢不得
一个好汉顾三村
养马三年知马性
打虎还要亲兄弟
正人先正己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干的气力
施地让人三五尺,天长地久人不长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防人之心存得,害人之心存不得
数百年来,王家良好的家风家教在不断地日趋完善和传递。在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家庭这个支系中,就留下了许多颇具代表性的动人故事,让族人传颂不已。从兄弟们的曾祖父王联纬“豪迈英爽,仗义疏财,不屑于家人生产,县志列入卓行,有传”。到祖父王榛“读书做事,皆从平易处入手,其持身治家处事,不徒巧立名目,而无法中,立有一定规戒。族里绝少争讼,有相持者,互定时日,邀族考及诸长老为之部分,片言立解。每有事故,远近皆以族考一至为荣,群呼族考王贡爷而不名,凡有请者,族考未尝不至”。(摘引自王复生的《先祖行述》);兵乱遇彝兵堵杀,而王榛愿以自家性命保老父身安的大孝之举感化了举刀将杀的士兵;王榛还倡导族人兴建祠堂和庙宇,筑堰堤修路架桥,设馆办学秉持对所有学生无门户之异、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其教育目的在养成完全人格,将修齐、治平、孝友、睦婚任恤诸端,功名利禄其外也”。(《先祖行述》)再到兄弟父亲王之溎老太爷,大义凛然,心系民众,在匪患猖獗年代,主动自发组建民间抗匪武装——下四约民团,打击劫匪,确保一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妥善处理家庭邻里纷争,以一所房子为代价,补偿家族侄儿人命,息事宁人,避免了邻里官讼;“就是祖母死得较早,可是父亲那样孝道,晚上梦见祖母,连夜就回家来看”。(王德三《狱中遗书》)传至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弟兄三人,这可以移风化俗的家风家教,就在兄弟三人的人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升华,他们的革命人生和丰功伟绩,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体现王家良好家风家教一代代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口头语,朴实生动,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处世哲理和智慧,宣传和继承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王家良好家风与“一门三杰”成长
“一门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为中国早期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弟兄三人都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人类,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永留人间。从“一门三杰”的革命人生研究中表明,是王家良好的家风孕育和造就了一代人杰。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早的老师,良好的家风会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得到启迪,得到积极向上的引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篾子穿锅盖,一代穿(传)一代”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能在家庭及社会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造就移风化俗、勇于担当、造福一方、贡献社会的先进文化引领者。
“一门三杰”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的家庭,正是古今社会中具有良好家风而造就一代人杰的家庭典范。“读书明道功名利禄其外也;立德修身忠孝仁勇至善焉”就是王家良好家风及孕育英才之道的再现。
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段耐人寻味和深思历史,探索这条良好的家风影响是培育王氏三兄弟成长为一代人杰的成功之路。
王家一直以来总以诗书传家为本分,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与学习。家庭中“子侄螽斯振振,延文武两师于家,秀者教读,强者教武,朴者教耕”。在王氏三兄弟处在童年时期的1910年前后,是这个五世同堂七十年来口人家庭文化教育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王家,尤以读书成名,又都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四出立学管办学教徒。“祖父、父亲辈都是以舌耕糊口,桃李满门。曾有过一段时间内,他的祖、伯、叔等七人同时得过七名科举顶戴”,祖父则是德尊乡里的贡生,父亲也曾于1898年雄心勃勃地要前往京城留学深造终被祖父劝止,当时传为佳话。在这文化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氛围中,弟兄三人在幼童刚知事时就受到了良好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王复生到开蒙入学时已能背诵《幼学》和许多唐诗宋词;王德三九岁时就能讲《四书》;王馨廷则在13岁时便考到大理古城读中学。在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中,弟兄三人从小打下很好的学业功底,经各自奋发努力,王复生、王德三成为了北大骄子,王馨廷也出类拔萃地成为了京师四中的优等生。王家所谓“书香世第”就是这样根深蒂固形成的。
用心地去探究“一门三杰”的百年家史,从王家祖孙几代人的人生中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无不透出“忠孝仁勇”四字。“忠孝仁勇”就是心中有祖国、心中有社会、心中有他人,舍小我、为他人、舍小家、为大家,敢于担当,用于做忧国忧民的匹夫。这完全体现了王家代代相传的“功名利禄其外也;忠孝仁勇至上焉”的良好家风。
《先祖行述》中王复生写道:“世以耕读为务,数传至曾祖考联纬公,豪迈英爽,仗义疏财,不屑屑于家人生产,县志列入卓行,有传;祖考读书入贡。”祖父王榛老贡爷终生不涉足官场,而在家乡设馆办学,为乡里排忧解难,化除一切讼事;“建宗祠,备置器用,族里有婚丧事故,屋宇狭隘不能容者,则治客于祠内,事不费力而毕举;乡井旸亢,种植多失其时,则会合邻里,筑堰堤以储水;滇境昔多瘴疠,行旅多死而无告者,则创施棺会,预置棺椁以收敛之,辟义地以葬埋之,乡邻有死而求棺者,以溅售之,其酷贫者,竟施与之;祖考因集合邻异三姓,共兴一寺,曰三英寺,祀关羽、张飞、刘备以志睦;盖祖考虽不迷信鬼神,而素习儒者重本之教,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父亲王之溎老太爷,身为教书先生,却自觉当担起一方社会责任。在1893年与其父王榛老贡爷一起组织民众扩建三英寺后,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唤起民众良知,挽救世风日下的社会,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异姓胜同胞的团结精神,激励和感化民众以仁爱至上,同心协力,报国安民。并以儒道合一的传统宗教形式,把民众组织起来,亲自担任“文昌会督讲”,定期给民众讲“圣谕”,力图“挽既倒之狂澜,救陷溺之人心”。教化人们改恶从善,本分为人,严守中华民族的传统公德,共同和睦相处,繁衍生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祥云地方匪乱成患,三天两头累遭土匪袭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王之溎老太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奔走于县府及整个下川坝,找了不少官员和地方绅士,进行游说协调。终于组建起了下辖前所、下庄、刘厂大部地区的“下四约”民间抗匪武装组织—民团。老太爷担任副团长,全盘主持兵丁调教训练,抗击匪袭,确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老太爷忧国忧民,大义凛然之举,至今仍传为佳话。
长辈们如何做,孩子们总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并逐渐化为行动。祖父和父亲的种种善举,启迪了王氏三兄弟幼小的心灵。王复生刚出老家门到大理古城求学,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罪恶世界,胸中变迸发出激愤的火花。在1913年初的一篇日记中他感叹道:“野无青草,民有饥色,愚闻之不禁为同胞痛,为民国叹。窥黎民则十室九空,家徒四壁,而公私财赋急于眉睫。今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则将互相残害。父母兄弟妻离子散矣,民国前途危险万状!若在值此饥馑,则财政愈形技绌,诸大问题难以解决,诸多急务难以振兴。且宪改未定、党派挟私、宗案未平、外邻日侮,若遭此凶年,则将内外相踵。不知伊于胡底?振笔书之。”王复生如初醒睡狮的怒吼,其忧国之心、报国之志已跃然纸上。
王德三在大理古城读初中时,担任班里的副班长。在与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闹学潮时,遭巡警干预并策马踏伤市民,王德三据理力争并为了维护正义动手打了巡警,自己也因此被打伤,两个同学被抓捕。为了保护学生人生安全和维护正当权益,王德三还参与组织了全校罢课,迫使当局释放了被关押的同班同学。王德三的忠勇之骨已如初生牛犊不怕虎般顽强地表现了出来。
王家是一个耕读世家,一直以来都过着清贫恬淡的生活。王馨廷在同胞四兄妹中排行老幺,在这正统、清贫的家庭里,也没有因为在“百姓爱幺儿”的世俗中受宠而娇惯放纵,一样地从小就知艰识苦,学会自立自强。在祖父和父母的点点滴滴熏陶中,他亲眼目睹祖父每顿吃完饭要将自己的碗舔食干净,将掉落在桌上的饭菜一一捡食;亲眼看到父亲教书的辛苦,母亲彻夜纺线织布换钱持家的十分艰辛;他还知道,身为北大骄子的两个哥哥穿用的衣物,都是靠母亲纺线织布亲手缝制托人带往京城的。因而,在大理读书期间,一仙镍币在手里捏出汗都舍不得花出去,并在每次给父亲的信中首当其冲地要把所有花销列出清单禀报父亲。年幼的王馨廷深深懂得,知艰识苦、勤劳俭朴是王家的本分,是王家子孙后代的为人之道,立家之本。
王家因素有孝道风范而闻名遐迩,这孝于亲睦于姻的美德一代一代在耳濡目染中传道。1856年回彝民族起义,到处追杀清兵和官府,以至于见汉人就杀,王榛为护送父亲王联纬到山区避难而路遇彝兵堵围,老贡爷愿以自家性命替父死的孝道之举竟软化了带血的尖刀,逃过一劫;与推脱养老责任的不孝行为相反,王之溎兄弟两分家,不争吃不争用而因挣赡养老人而闹得分寸不让,生怕难以尽完孝心。在这移风化俗的孝道风范氛围中,王氏三兄弟自小就知道敬老孝亲,走到天南地北也每每不忘给父母长辈写家书问寒暖,牵挂着父老们的健康与生产生计。王馨廷则在祖父进入耄耋之年行动艰难时,争着给他理胡须、挠痒痒,祖父解手还要为他脱裤子、揩屁股。孝道美德就是这样在王家庄无声地传递着。
人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这个庞大的社会形成了一个国家。从人类社会价值观取向的一般规律中,聚焦王氏家庭“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良好家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例证看,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凝聚力,要兴旺发达,根基还在小小的一个家庭。倡导每个家庭都具备良好的家风,家必振,国定兴。用良好的家风影响一代人,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人都崇德向上、见贤思齐,万众一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实现。(祥云县纪委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