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寻访乡规民约》三光村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6-07-19 14:53:08   来源:文山州纪委

一条条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宽阔平直,一片片山林茂密苍绿,一幢幢砖瓦房、小洋楼错落别致,一股股山泉清冽甘甜……走进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就如同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置身于“天然氧吧”。

时间回转到30年前,那时的江龙村是有名的树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的“三光村”。恶劣的生态环境,给全村群众带来的是出行难、喝水难、吃饭难、上学就医难。年复一年的穷日子,让干部群众失去了信心,不少人开始想着要搬出江龙村去。

一定要还清对自然的欠账。求生存的奋斗,从改善生态环境开始。上世纪80年代末,江龙人开始上山种树。1998年,江龙村实行了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凡属公山范围内,绝不允许动用一草一木……”近30年风雨,立在村篮球场边的村规民约碑,虽然文字有些暗淡,但这一守护村庄命脉的铁规,却刻在每一个人心头。村党支部书记魏有全说:“当时订村规民约,每户都按了手印。”

“有人违反过吗?”

“有。封山育林当年,龙潭上面的棵树枯死了,有村民就砍回家当柴禾烧。” 魏有全说,村里为这事开了群众会,大家说既然是封山,那么就是让枯树烂在山里,也绝不能拿来用,最后重罚600元。“从那以后再没人砍树,也没有出现第二起处罚。”

以群众为主体,公正协调各方利益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在江龙,我们没有发现更多的基层组织制度创新,只是看到一句常见的话从“墙”上落到了“地上”:越是群众关心、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公开、公平、公正地办事。

江龙村先后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内容包括森林管理、水资源管理、社会治安、义务教育、民事调解、敬老爱老、环境卫生、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建立和完善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由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决策实现群众全程监督,党支部对公共事务进行研究,要邀请村民代表旁听。凡是涉及公共利益,再小的项目都要过群众会议这一关,套用时下的新词就叫“民主管理”。

外人只知江龙村会议多,却不知江龙村的会有内容、有争论、有故事,比如那条“同心路”。

“其实,路本没打算修那么宽,村干部只想把路顺着土埂平整一下,可大家不干。”刘德明说。路建好了,“同心”的字刻上了,但就在这时,一次争执惊动了全村。村民约定,修路的废渣堆在谁家田地边的就由谁家清理,可村民魏大开想不通,和刘忠恩起了争执,把废渣倒在活动室门前。当晚召开群众会,村干部、魏大开和其他村民都发言了,不吵不骂,就辩个曲直是非。“好几个都说要罚五、六百元钱,最后村干部协调罚100元。老魏,你说说嘛。”一个村民用肘顶了顶旁边的中年人,引得大家都笑了。原来这位正是魏大开的兄弟魏大发。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兄弟确实做错了,知错认罚。”

魏有权说:“相信村民,尊重村民,把决定权交给民声众意,现在是村民当家,对党员服务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不是管人,而是做好服务。”

江龙人坚决的态度和积极的作为引来了关注。2004年,西畴县以江龙村为示范点,以自力更生建设脱贫奔小康示范村为突破口,在对“山、水、林、田、路、村”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置”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10多年来,文山州、西畴县两级党委、政府结合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累计为江龙村投入资金81万元,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项目,并建沼气池63口,实施节柴改灶80眼,彻底结束了村民上山砍柴的历史。

当村庄重新被醉人的绿色拥抱时,江龙人发现,良好的环境就是资源。2005年,干涸的龙潭清泉复涌,从此再未中断,在2009年百年一遇的大旱中,仍能保证全村人畜饮水。退耕还林后的坡地栽上了核桃;按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思路,种下的260亩柑橘打造出一个富民产业,也传递出一张散发着林果芬芳的新名片。

现如今,江龙村68户人家都发展种养殖业,群众人均收入达到6500多元,森林覆盖率到80.4%,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小康村、文明村、平安和谐村。(西畴县纪委 张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