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南县莲城镇,有这样一个壮族村寨,这里几乎家家出学子,人人好读书,村民自古就以读书为荣,尚学之风盛行,这里有“一门三进士,贡生不胜数”的美谈,也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村——革假村。
一门三进士的祖训
距广南县城九公里的革假村,有一个响当当的陆氏门第,仅清道光至光绪末年,陆氏家族一门就出了3名进士,2名举人,13名贡生,不到10户的同村王家也有1名举人,多名贡生,因此这里也被壮家人称之为“窝贡爷”,就是贡生很多的地方。由于这里崇学重教,“窝贡爷”也逐渐成为了广南城乡人发奋读书效仿的榜样。
今年已经73岁的陆华岳就是一位通过求学跳出农门的老人,作为革假村一门三进士的陆氏后人,老人家告诉记者,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他读书的重要性。
“像我老母亲那时候生活非常艰难,一个农村妇女抚育那么几个子女,艰难程度别人无法想象,家里面的亲戚朋友见到她都说,动员你的大儿子,不要再读书了,但是无论如何,我母亲都没有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我就一直坚持,再苦也要把书读下去。”村民陆华岳对笔者说道。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陆华岳的母亲含辛茹苦供养着四姊妹上学读书,最终通过求学吃上了官家饭,虽然现在都已退休在家,但他们发奋求学的事迹,不断在村里流传,如今陆华岳姊妹四人,也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成为了村中晚辈们效仿的榜样。
“你看看陆华岳家是那么困难,那么艰苦,他都能发奋读书,改变命运,你们大家都应该像他一样奋发图强,争取考上大学,为国家做出贡献,做有用之人。”村子里那些年轻人的家长们每每以陆华岳为榜样训导孩子。
在陆华岳家老宅,如今依然高高悬挂着“进士”牌匾的吊脚楼里,祖先的神位附近摆放着一条祖训——“进退有经,举动周旋皆圣教;仕农为本,勋名事业振家风”,它时刻提醒着陆氏家族要勤奋好学、节俭养德,殷勤读书,敬业奉献。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祖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革假村,在这里无论老人小孩,都能写善画,文化氛围浓厚。
“其他村子,自古以来像我哥(陆华岳)他们这样的年纪,基本上都不读书,我们村子自古以来女子都上学,像我妈妈现在都快80岁了,如果叫她写名字,她都会写。”村民陆锦天自豪地说。
村头的廉政文化墙
溯源寻根,革假村读书人那么多,除了靠自身努力外,受到“进士第”文化精神的影响是明显的。不管是在本村或是在邻寨,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时总是说“要像窝贡爷家的子女一样读书”。
“革假村140户人家,就有180多个大学生,都是正式考上的。像现在的王家、陆家等后人上大学已经蔚然成风,这些子女没有哪一个会在入学年龄不上学的,他们的父母再多艰苦,也要无怨无悔的供养他们,培育他们。这种文明奋进之风一直在革假村延续。”陆华岳老人对家乡的这种风气传承感到十分欣慰。
良好的家风、奋进的寨风在革假村慢慢扩散,随着时光流转,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熏陶着现在革假村一代代的年轻人,也许只有村口的千年老榕树,才真正见证着革假村的丝丝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