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村规民约助边疆村寨吹拂廉洁新风

发布时间:2016-03-03 08:35:51   来源:红河州纪委

金平县世居着苗、瑶、傣、哈尼、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的85.48%。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护,各民族逐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攀比、迷信、浪费、恣肆等不良风气也在一些村寨蔓延。

为了提倡节俭办事、弘扬农村新风,反对浪费蔚然成风、盲目奢侈攀比等不良现象,金平县纪委根据边疆民风民俗特点,以“共治陈规陋习,共建美好边陲”为目标,以“改进一批陋习,树立一批典型”为突破口,制定和完善了全县13个乡镇1133个村及1个的村规民约,充分调动群众移风易俗的自觉性,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稳定。

合法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在制定和完善过程中,要求各村的村规民约一律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既注重与村民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等内容相一致,又注重与本村农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和民族地区的特点特性相结合,用群众自己的语言规范群众的言行。少数民族地区用汉语和民族文字“双语”制定村规民约,并通过采取墙体画、宣传展板和民族谚语等形式,将村规民约“晒”出来,将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

综合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结合各村实际,村规民约既有综合性也突出地域性,把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等方面综合起来,重点围绕老百姓关注的村务公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调解等焦点问题进行规范,引导群众共建文明和谐乡村,让群众间少些矛盾、多些和谐,让党群间少些抵触、多些参与。同时,通过乡村大舞台、民族文艺队等方式将陈规陋习危害、村规民约规定等内容编排成舞蹈、快板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传递正向能量。

可行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村规民约把一些口头约定变成易懂易行、接地气、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合村情民意实际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自觉遵守,有效避免“只说不做”的尴尬,强化村民的自我约束,提升农村规范化管理水平。(何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