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李林甫的精神压力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6-11-18 10:33:4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李林甫(683年-753年),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天下大乱,应对唐朝由盛转衰负重要责任。

父子自知罪孽深重

《资治通鉴》记载,大唐天宝六年(747年),李林甫的儿子李岫(官为将作监,宫廷建设造办署长官,从三品),特别为其父的权势满盈而担心,曾跟随其父在自家后花园散步,随手指着正在搬运重物的苦役对父亲说:“父亲大人您担任宰相要职这么多年,生怨结仇的人满布天下,万一哪天‘出事’,想跟他们一样都不可能。”李林甫听罢很不高兴地说:“形势已如此,我们没办法啊!”从李氏父子对话中,不难看出表面上位高权重的李林甫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

明知这样做不对,并且明知这样做最终不会有好下场,但为了满足自己追求权势的欲望,而继续去做那些坏事;不仅能扮演好各种角色,而且能转换自如,游刃有余。这样必然导致心理扭曲和心灵的变态,从而承受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

居家出行如临大敌

李林甫和别的宰相真不一样。唐朝开国以来,任宰相的人都是以道德和大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搞狐假虎威的事儿,外出时牵马的随从只有几个,官民可以不必回避。而李林甫自知因为结怨太多,经常要防备别人暗杀自己,外出必须有步兵骑兵上百人组成警卫部队分为左右翼保护自己,还派出京城和宫廷禁卫军(“金吾”)到大街上搞戒严,警卫部队的先锋队提前开进数百步之外,公卿大臣见状纷纷逃走躲避。在家居住,所有门户必须加配多套关锁,所有的墙壁都要双层,用石板把地面铺得像铁桶(防止有人挖地道实施偷袭),墙壁内装置木板(防止穿墙而入),好像要防备强大敌军的突袭,一晚上睡觉经常换房间、移床位,即使是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睡觉。《资治通鉴》特别强调:“宰相驺从之盛,自林甫始。”

为何精神压力大

唐玄宗晚年自恃承平已久,认为天下已经没有令他担心的事情了,因此深居禁中,专门用声色自娱,国事全部交给了李林甫。于是,李林甫就谄媚皇帝身边的人,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意,用以巩固自己的宠幸地位(《资治通鉴》:李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善刺上意。”);他杜绝言路,千方百计掩蔽,不让皇帝了解到真相,用以养成他的奸诈;他妒贤嫉能,排挤压制比自己有才能的人,用以保护他的地位;他多次兴起重大冤假错案,陷害诛杀、驱逐王公大臣,用以显示自己的权威。从皇太子以下的全国臣民,害怕他都站不稳脚(“畏之侧足”)。他养虎为患酿成后来的“安史之乱”,而唐玄宗竟然没有什么觉察和醒悟。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召集全体谏官开会,并训诫:“现在圣明英主在上,群臣顺着圣意都跟不上趟,你们就不要多言。诸位没看见大殿门外的皇帝仪仗队的马匹吗?只要它们不吭声,老老实实站在队列里就可以吃上等草料,一旦鸣叫一声(惊扰圣驾),立即就被呵斥拖走。到那时,它们再想吃好料就不可能了,再后悔也没用……”补阙杜璡上书言事,第二天就被李林甫贬为下邽县令。唐朝谏官进言的渠道就此断绝,大唐帝国开始进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时代。

李林甫欲大肆打击政敌,起用了两个臭名昭著的帮凶。京兆尹萧炅举荐京兆法曹吉温,称其善于治狱,李林甫大喜。吉温常道:“若与能够赏识我的人,南山白额虎我也能捉住。”杭州人罗希奭,好用酷刑,也被李林甫由御史台主簿升迁为殿中侍御史。李林甫让这二人掌管刑狱,从而打击异己。“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只要落在他们手中,无人能逃脱厄运。当时人们把他们称为“罗钳吉网”。李林甫多次制造大案,专门在首都长安设立特别检察院(“别置推事院”)。

李林甫特别忌恨有文才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假装和有才华的人很亲近,说好听的话,却在暗地里陷害他们。“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李林甫城府很深,很会搞两面三刀,干尽坏事却从来不露声色,没人能看到他的真面目。凡是皇帝信任的人,他先是想方设法巴结,只要对他有一点不利,就立即设计将其除掉。“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可见,李林甫把权术玩弄得多么高明。

史载,李林甫“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并主持编撰了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这说明他是很有能力的,但他把才能用错了地方。他虽然没有同朝为相、用金玉珠宝装饰车马的杨国忠那么贪腐,也不像“伴食宰相”卢怀慎那样无能,史册上也没有关于李林甫贪腐的记录,但是李林甫之“贪”不在物质,而是权力,这种“贪”更加隐蔽,危害性更加严重。如果他不是因为无限度地满足权力欲望,而昧良心干尽那些伤天害理的坏事,就不至于自己心灵极度扭曲,而承受超大的精神压力,也不会招致千古骂名,凭他的才干或许会成为一代贤相,为千秋传颂。(王丹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