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官清马骨高”,意思是清官的坐骑,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草料,长得瘦骨嶙峋。据此,有一出歌颂清官钱南园的戏就叫作《瘦马御史》。钱南园的坐骑究竟长得如何,已无法考证。但是,他的确是清代闻名天下的一位滇籍清官。
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湖南学政、通政司副使、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他也是清代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家。
钱沣一生清正廉明,生活简朴。做官后,经常带一随从步行,粗茶淡饭,主张做官如果追求华丽的车马服饰,就不可能清廉。钱沣父母去世时,由于经济拮据,只好典当家产或向亲朋借钱办理丧事。做湖南学政时,以“用严”二字教育学生。他总是照章办事,从不受礼纳贿,也不接受拜访,更不“遵循”当时普遍流行的考试“潜规则”。许多当权者为考生疏通关系送礼,他都予以拒绝。以致当时湖南流传“钱来不要钱”的民谣。他当京官时,不装饰车马,只是买了一匹瞎了一只眼睛的骡子当坐骑。到了晚年,钱沣名满朝野,乾隆五十八年(1793),他任职期满,从昆明回京复职,连路费也没有着落,当地官员打算赠路费给他,却被他谢绝,最后他向亲戚借钱上路,回到北京。
钱沣为人刚直不阿,敢于弹劾贪官污吏。钱沣入仕二十余年,与贪赃枉法进行不懈的斗争,乾隆年间的三起反贪大案:勒尔谨和王亶望的“冒赈折捐案”、山东巡抚国泰贪污案、闽浙总督伍拉纳和福建巡抚浦霖贪污案,钱沣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查处,毫不退缩。
乾隆四十六年(1781),钱沣考选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乾隆后期吏治腐败,乾隆虽然下诏让言官“风闻奏事”,但御史王荃、罗暹春等纷纷因弹劾大臣不利而获咎。于是,谏官大多缄默无言,或者只说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充数。钱沣对此深恶痛绝,曾说:国家设立谏官,就是为了提出谏言,及时弥补不足,现在谏官都尸位素餐,形同虚设,致使贪官污吏如同豺狼横行,设立谏官有何用?
这年,正值甘肃官员以捐监生为名贪污白银,又以赈灾为名,将捐监收“粮”报销。虽然主犯原甘肃布政使王亶望、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大小涉案官员102人被处极刑,但是,作为陕西巡抚的毕沅,却因乾隆宠爱,还逍遥法外。刚任御史的钱沣不服,他立即上疏弹劾毕沅说:“甘肃冒赈折捐一案,固然由王亶望妄法作弊所致;但王亶望做布政使时,毕沅身兼陕甘总督,二人同居一城,岂无闻见?请皇上比照其他人犯,治毕沅罪!”证据确凿,掷地有声!乾隆不得不将毕沅连降三级。
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钱沣获悉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贪污府库银两,他又立刻上书弹劾。
山东连续三年受灾,民不聊生,身为巡抚的国泰不仅不上报灾情,安抚民心,还邀功请赏,谎报“丰收”,并以向皇上纳贡的名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造成历城、益都等几十个州县仓库严重虚空。国泰是清朝的皇亲国戚,其父为四川总督,宫中有皇贵妃这座靠山,朝中又有乾隆皇帝最宠信的权臣和珅充当保护伞,所以他长期独霸一方,为所欲为。
钱沣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稍有不慎,自己的性命难保。尽管这样,钱沣依然坚持要彻查此案。他向同官好友邵晋涵借钱,晋涵问他借钱何用?他坦然地说:
“我弹劾国泰必定会遭到打击,可能要遣送戍边,故借钱做好准备!”
钱沣在给乾隆皇帝的题本中,陈述山东各府、县库银严重亏短。他说,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勒索属员,遇有升调,惟视行贿多寡,以致历城等州、县亏空或八九万、六七万之多”。钱沣还向乾隆提出,国泰借纳贡之名,贪得无厌,官民苦不堪言,所属州、县,亏空累累,请求查办。乾隆皇帝看过钱沣的题本后,立即召见了他,委派户部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与钱沣一同前往山东,对各州县库银进行严格清查。
钱沣深知官场的狡诈。在与和珅等人动身之前,他身穿便装先到京郊的良乡,看见一位官府仆从打扮的人,骑一快马朝山东飞奔。钱沣断定此人是受和珅差遣给国泰通风报信的人,于是就记住了这个人的长相。过了一些时候,此人从山东回来了,与钱沣在路上相遇。钱沣立即下令将此人拿下,果然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国泰的私人信件,信上正提到借款填充府库以备清查一事,其中还有很多隐晦之语。钱沣立即将此事及信件一起上报乾隆皇帝。
此后,和珅、刘墉、钱沣一行来到山东省城济南。和珅为了使国泰能蒙混过关,想方设法拉拢钱沣。他见钱沣的衣服破旧,拿出一套新衣请钱沣换上,钱沣知道其不怀好意,坚辞不受。和珅觉得钱沣不图私利,因此不敢肆无忌惮地袒护国泰。当和珅得知山东省有的州、县亏空的库银已被国泰等人临时补上,掩盖了亏空的真相,就故意对钱沣说:“如果山东各州、县库银查不出亏空,你参奏不实可就危险了。”钱沣底气十足地回答说:“国泰等人纵能弥缝一处,不能弥缝处处!”
他们先查历城县库,纹银没有明显短缺。和珅下令停止盘查,想草草了事。钱沣要求封库,以防被人做手脚。第二天,刘墉、钱沣再把所有的库银拆封细查。发现多数是市面流通的“杂色银”,与国库银锭的规格完全不同,明显是被做了手脚!经过稽查认定:历城县亏空银四万两,且有挪移掩饰的情形。审讯国泰,他只得对亏空及挪移掩饰之罪供认不讳。乾隆皇帝得知历城库银稽查结果后,命和珅将国泰等贪官押解回京。命刘墉与钱沣继续对章丘、东平、益都等州县库银进行稽查。最后,查出山东全省共亏空库银二百多万两,其中被国泰个人勒索侵吞的达八万两之多!
国泰被押解回京后,皇妃向乾隆帝求情,说国泰不过是一时糊涂,就饶他一次,和珅及一些御史也从旁附和。于是,乾隆有放国泰一马的想法。但钱沣据理力争,历数国泰的各种罪行。在铁证如山面前,乾隆只好下令处死国泰,以正法典。
钱沣弹劾封疆大吏,整个朝廷为之震动!在百官群僚当中引起巨大反响;使贪污腐败者受到震慑;使清廉、正派者振奋不已。特别是给言谏监察官以莫大鼓舞,时人将其颂为“鸣凤朝阳,柏府新声”!
乾隆六十年(1795),钱沣去世。他的儿子钱嘉枣在整理其父诗稿时,从枕下发现一份数千字的弹劾和珅的奏疏草稿,举其罪证20余条,但这份奏稿钱沣生前还没有送到乾隆手上。嘉庆四年(1799),钱沣去世后四年,和珅贪腐事发。嘉庆皇帝下令抄没其家,所列24条罪状,据说皆系钱沣生前所拟。
乾隆五十四年(1789),福建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贪污大案,那就是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福建布政使伊辙布、福建按察使钱受椿的共同贪污案。此案的贪污数额巨大,达白银250多万两,涉案的官员达30多人。
钱沣虽然不是此案的直接举报者,但他与主犯浦霖有过一段争斗的往事。乾隆五十年(1785),浦霖以巡抚的身份到湖南任职,一到任,先大办寿诞贺典,趁机大发横财。当时湖南正值多年不遇的大旱,灾情日益严重。每个有良知的官员都无不忧心如焚,可是向浦霖谄媚献礼的人依然蜂拥而来。
钱沣作为湖南学政,不得不应邀随些人情。但是,他首先非常鄙视和憎恶这种恶劣之风;其次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值钱的寿礼。思来想去,决定送上一对蜡烛和几斤莲藕作为贺礼,寓意“直”“节”之意。希望新任巡抚大人做一个正直的好官;同时,也间接表达了对浦霖在灾年大操大办寿礼的不满和批评。浦霖对钱沣的贺寿当然很不满意,但是,他又害怕这位刚正的学政参他一本,只得退回所有的贺礼,干脆停办这次寿庆。
很有意思的是,乾隆六十年(1795),钱沣病故于北京,他的灵柩出京城返回云南,途经北京良乡,浦霖因案发被押解到北京处斩。灵车与囚车不期而遇,相对而过。这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令人深思——钱沣一生清廉,虽身无长物,却能安然魂归故乡;而浦霖贪赃枉法,虽富极一时,却将押往闹市问斩,身首异处。俗话说,善恶有报,又岂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