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南金为官“三不动”

发布时间:2016-02-18 09:34:05   来源:云南省纪委

洱源县邓川镇“高节”坊

刁诈胁不动,财利惑不动,权豪撼不动。

这“三不动”是明朝滇籍言谏监察官杨南金的为官准则。从射策入仕,到挂冠而去,再到终老故乡,杨南金始终坚持高尚的人格和廉正的官德,一生坚持正义,心系百姓。他刚正不阿的言行,被载入国史;他关心民瘼的文章,为后世永存。他是古代滇籍言谏监察官杰出的代表之一。

杨南金(1457-1539),字本重,白族,明代邓川州玉泉乡(今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人。弘治十二年(1499),杨南金考中进士,初任江西泰和县令。他秉性刚直,为官清廉。因多有惠政,擢升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这时,正值宦官刘瑾专权。

刘瑾是明朝,乃至中国古代恶贯满盈的大宦官。他六岁入宫为太监,早谙宫廷权谋。明武宗是他早年侍奉过的太子,又是一个荒唐的皇帝。因此,刘瑾便恃宠专权。他与内阁大臣焦芳等人结成党羽,布列朝野。武宗一度不问朝政,刘瑾便趁机掌握了批阅、处理大臣奏章的特权,被时人称为“刘皇帝”。 刘瑾利用官吏任用和司法大权,大肆贪赃枉法,欺凌官民。据清代史学家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贪污的黄金多达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他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刘瑾利用特务组织残酷迫害敢于反对他的官吏百姓。例如,他以核查钱粮、仓储等为借口,先后将尚书王佐以下173人削职。又借故对反对自己的监察官赵士贤、张津等数十人处以高额罚粮,致使他们无力承担,家破人亡!

朝野上下对刘瑾的种种倒行逆施早就不满,但大多数官员因为害怕报复,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例如,杨南金之前,包括滇籍方钜在内的监察御史就曾因上书弹劾刘瑾而遭到报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管全国监察官的都御史刘宇正是刘瑾的死党。刘宇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后来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才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都御史的位子。

“三不动”的杨南金却偏不信邪!

他先上章弹劾刘瑾的不法行为。按制度规定,奏章先要经过都察院,因此遭到都御史刘宇的阻挡和责罚,南金却毫无惧色和退却之意。正德三年(1508),他又直接上书揭露自己的顶头上司都御史刘宇狗仗人势、贪赃枉法、欺压言谏监察官的种种罪行。史称南金“抗章陈剀切之言,动关国体,按部展激扬之志,丕震风声!”刘宇知道后,

依仗权势,要拿南金问罪。但是,还没有等刘宇下手,南金便冲进公堂,当堂大声斥骂说:“不做此官罢了,岂为权奸屈乎!”说罢,就愤然脱下官服,拂袖而去!

杨南金弹劾权奸挂冠而去的凛然正气震撼了朝野!因此,反对刘瑾的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滇籍言官王瑾、方钜等继续坚持上章弹劾刘瑾。后来,滇人杨一清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又进一步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终于扳倒了刘瑾。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凌迟处死!可以说,刘瑾的倒台,与杨南金等滇籍言官们不畏强暴、前赴后继、机智勇敢的斗争直接相关。

刘瑾倒台后,嘉靖初,朝廷又重新起用南金,先任荆南佥事,后升江西左参议。这时杨南金已年近七十,上任一年多,他便辞官回到家乡。南金回归故乡后,仍然坚持一个正直监察官“抑奸扶良”的作风。他一方面低调生活,著书立说,以诗文自娱;另一方面他又关心地方民生疾苦,敢于为民请命。一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正德十四年(1519),杨南金倡导并捐资在邓川旧州街修建饮用水井一口,为之立碑,命名为“洗心泉”。他亲撰《洗心泉诫》碑文,告诫乡亲“各洗其心,以去恶而从善焉”。嘉靖八年(1529),他曾参与编纂了邓川最早的志书《邓川州志》。为此,他撰有《旧志序》一文。该文一反地方志大多隐恶扬善的特点,强调地方志应当起到“劝善惩恶”的训导作用。他特别提出,要把邓川历届官吏分为两类:“某某父母我民者;某某寇仇我民者”,从而警示和教育那些浑浑噩噩的官吏!

同年,南金应地方官之请,推荐优秀官吏入祀邓川“崇正祠”,并撰《崇正祠记》。他推荐了三种官吏:一是成化年间巡按御史郭绅等,他们集资重修儒学,使邓川“人文渐振”;二是弘治年间副都御史林俊等,他们清除邪教“假活佛”,移风易俗;三是当时的少数民族土官阿子贤等,他们“兴利除害,实惠及于军民。人诵家传,口碑无间”!

邓川弥苴河经常泛滥,给沿河老百姓带来无数灾难,四百多年来却从未得到认真治理。嘉靖十二年(1533),邓川军民联合上书,一再请求地方官修堤防涝,终于得到驻军指挥使杨东、知州夏克义等人的同意。他们率领当地军民修筑高堤,暂时解决了可能出现的水患。于是,地方官绅特请南金为之撰《重修河堤记》。南金非但没有过分赞扬这一本该由地方官做的“好事”,反而通过此事批评时政:“修筑河道,特百政之一,尚如此其难,邓川他政可知矣!民食不足,困悴逼之,迩乃征调又逼之,侵凌强暴又不时鱼肉之,诚救死之不暇,安望从教化哉?”并进一步提出,由于新修的堤坝高于田宅,他建议继续“别开子河”,准备分流泄洪。

据洱源地方志专家推算,杨南金大约卒于嘉靖十八年(1539),葬于邓川启始河(今右所起胜村)山麓。据载,南金生前,即在嘉靖四年(1525),云南左布政使、按察副史、大理府知府等地方官,曾为他建起一座“高节”石牌坊,位于邓川大市坪。牌坊上题有“清风高节”“化民成俗”。道光年间,牌坊为涧水所没,又经旧州人杨卓栋等人从泥沙中掘出,重新迁建于南金早年所倡建的“洗心泉”附近。它向世人永远昭示着这位“三不动”监察官刚直不阿、廉政爱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