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云南曲靖宣威市城北11公里的来宾街道大坡山上。大坡村坝子西北部的大坡山的虎头山上。大坡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与敌军激烈战斗的前沿指挥部所在地。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现由“红军烈士陵园”牌坊式大门、红军烈士之墓、红军战斗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馆、红军战斗浮雕、来宾铺战役或者虎头山战斗介绍屏风上的碑刻、红军虎头山战地观瞻台、凉亭等纪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纪念建筑和办公区等组成。整个红军烈士陵园的气势雄伟壮观,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而思绪万千……
宣威红军烈士陵园
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纪念馆
虎头山红军烈士纪念塔
虎头山红军烈士墓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导视图
参观虎头山战役地形作战图
纪检干部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
各界人士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1936年3月23日,时任红军领导人的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宣威时,在宣威虎头山一带,遭到滇军在前面的堵截,和尾随红军后面追杀的,穷凶极恶的国民党中央军和贵州军的前后夹击,红军被迫与前堵后追的敌军展开激战。此次战斗是红军在云南境内进行的最大一次激烈战斗,双方参战人员多达数万之众。面对数倍于红军的敌人,红军官兵们英勇顽强,主动出击,反复冲杀,给予敌人以迎头重创,毙俘敌军近千人,缴获各种枪支400多支(挺)。由于敌军后续增援力度大,参战敌兵大量涌来,武器装备上的枪炮据有绝对优势,又占据有利地形及有飞机间或的助战。战场形势的突变,战局朝着不利于红军的方向变化,为减少损失,入夜9时,红军突然发起猛攻,迫使敌军退入战壕据守,然后,红军利用夜色掩护主动撤出战斗,兵锋东指。
红军在虎头山这次战斗中,红军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钟子廷、十一团政委黄文榜,六军团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十七师五十团政委段兴寿及师组织科长罗辉等300余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云南宣威虎头山战斗是红军长征途经云南,牺牲红军烈士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虎头山战斗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规模较大而且比较激烈悲壮的一次战斗,300多位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洒在了宣威的红土地上。
红军二、六军团在宣威虎头山遭到敌军前阻后追的夹击,但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惧数倍于己强大的敌人势力,以寡敌众,果敢勇猛出击,浴血奋战痛击敌军。红军指战员英勇战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给宣威各族人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红军烈士陵园的修建,是为了缅怀红军英烈不畏牺牲,创造美好今天的英雄业绩,发扬长征精神,弘扬红军先烈的民族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为民的崇高品德;教育今人爱国就要强国,对于激励人们爱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启迪后人继承红军先烈的英雄精神,自强不息强祖国的深远历史意义。1976年,宣威县委宣威县革命委员会、宣威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当年指挥战斗的前沿指挥部所在地,大坡山上,建立“红军战斗纪念塔“和“红军烈士之墓”。1977年5月1日,云南省、地、县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及各界代表,有一万多人参加在虎头山隆重举行的“红军战斗纪念塔“和“红军烈士之墓”的落成典礼,及红军烈士骨灰安放仪式。时任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文英等,在“红军烈士之墓”和“红军战斗纪念塔”落成典礼上,作了沉痛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讲话。
红军老战士,当年曾参加虎头山战斗,后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等5位老红军,面色凝重,神情肃穆地,双手捧着红军烈士骨灰盒安放在墓内。当年参加虎头山战斗的老红军原红六军团十六师师长,后任解放军海军副司令的周仁杰中将;原红六军团十六师政委,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晏福生中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红六军团秘书长的王恩茂悼念虎头山红军烈士后题:“红军长征过宣威”字词;原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后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的黄新亭中将等,都前来凭吊牺牲在虎头山的红军烈士英灵。
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建成后,每年到虎头山瞻仰红军烈士墓,悼念红军英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各级人民群众达数万人次。红军烈士陵园已成为云南地区一个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及英雄模范教育基地。
(宣威市纪委 彭英 侯超丽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