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82年前红军最早入滇鲜为人知的革命历程

发布时间:2016-11-01 08:38:56   来源:文山州纪委

在滇桂接合部的富宁县,82年前红七军来了,这里是红军在云南省革命活动时间最早的地方,也是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先烈们艰苦卓绝、气吞山河的动人故事鲜为人知。

每年清明节,富宁各族群众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

富宁,地处两国三省十县接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富宁不仅成为交通的重要关口,也成为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又融合着多元而浓厚的民族文化,素来有“滇粤津关”的盛名。在这片既通边又达海的热土上,古往今来,涌现了不少仁人志士,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这段历史上,成为了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领导滇黔桂边的革命活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巨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阿用红色文化陈列室揭牌

滇黔桂边区革命斗争残酷惨烈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在邻近云南、贵州边区的广西百色正式举行武装起义,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和右江红军革命根据地,领导各族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930年10月,红七军主力撤离广西,前往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时,留下韦拔群、陈洪涛等率领的红七军二十一师在右江红军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革命武装斗争,由于桂系军阀纠集黔、粤军队和地方民团武装疯狂围剿,二十一师遭受重大损失,师长韦拔群、师政委陈洪涛被叛徒出卖,先后牺牲,至此,右江红军革命根据地随之丧失。

谷留雕堡

1931年8月,右江下游特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跳出敌人包围圈,寻找新的据点。从1931年11月起,中共右江特委分批分期派出红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黄松坚等60名红军干部秘密进入地处滇黔桂交界的富宁县“七村九弄”地区,开辟了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初,中共滇桂边区委员会在多立寨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1月20日,中共滇黔桂边区临委在谷留村召开边区劳农会代表大会,宣布成立“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和“滇黔桂边区劳农会”,至此,根据地党、政、军、群各套组织机构组建完成。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在中共滇黔桂边区委员会的领导下,边区军民在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甘美伏击战旧址

1934年春,红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二团干部黄庆金、李家祺率抗日救国军第十八军五百多人挺进滇黔桂边的富州(即富宁,下同)后,兵分三路驻扎在归朝镇百油地区的甘美、江曲、尾洞等村寨,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并开始进行土地登记,着手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准备工作,向群众开展革命宣传,组织农会,动员青年人参加红军。红军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地方官吏豪绅,甘美闾长(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长)周邦福派吕正先向富州政府报告,县政府即向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告急。同年6月初,省政府立即派广富守备军副司令侬志猛率广(广南)富(富宁)(下同)守备军一个营300多人奔向富州,对抗日救国军进行“围剿”。抗日救国军获悉后利用甘美村有利地形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起反击,滇军战败,红军共缴获长短枪数十支及相当数量的物品,敌军战败死、伤各30多名,幸存者往归朝方向逃窜。“甘美伏击战”被称为“富州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第一仗”,打响了反“围剿”的第一枪。

党员干部群众赴谷拉乡甘屯红军村接受红色教育

1934年11月底,游击队和赤卫队与进剿谷拉乡恒村的云南广富守备军展开激战。恒村一战,敌军折损过半,退出根据地。此战,红军游击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给国民党反动派一次沉重打击,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斗志。

谷拉多曼村(多曼惨案旧址)

两次战斗的胜利,使敌军异常恼怒,疯狂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5年10月,趁红军游击队进入中越边进行休整时期,敌警备旅十七团邱秉常、尹国华两个营“进剿”七村九弄。敌广富守备军的一个连进入多曼村,通过封官方式诱使赤卫队长张福兴叛变。叛变后的张福兴诱骗时任乡长的罗元兴通知上下九弄曾参加过红军和赤卫队的人都到多曼集中。罗元兴不知是计,将已隐蔽在弄所岩洞里的部分赤卫队员,通知到多曼村自己的家里来集中,不料却被敌连长下令将大门关闭,乱枪扫射房内26名赤卫队员,致其全部牺牲。屠杀的枪声刚停,反动派的帮凶麻万海手持钢刀,一连割下12颗死难者头颅,然后逼人用箩筐抬着人头送到富州城报功。杀人后,敌军还纵火烧毁多曼及附近村寨所有民房,并将畜禽等财物掳掠一空,使多曼变成了一个“新鬼含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无人区。直至全国解放后,群众才陆续迁回,重建新多曼。

谷拉甘屯红军洞

针对敌人的残酷围剿,1936年3月,在中越边的靖西进行休整的红军游击队主力返回富州,与仍在七村九弄坚持与敌周旋的何尚刚(即滕静夫,黄松坚后的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下同)、赵敏(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之一)等率领的部队汇合。5月,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决定,由何尚刚主持,在者兰召开有百色、靖西、那坡、德保、西林、广南、麻栗坡等县党代表,以及根据地内的党小组和劳农会代表40多人出席了第二次党的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把“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改为“中共滇黔桂边区委员会”,“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和“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合并为“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改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重新整编边区部队,改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各地党组织,扩大根据地,发展武装斗争,在原游击队活动的广南、西林、隆林、麻栗坡等边沿地区建立各级政权组织,举行武装暴动,配合反“围剿”斗争。

阿用乡境内的革命活动示意图

然而,就在边区第二次党代会召开期间(即1936年5月),广富独立营龙汉斗部占领归朝,疯狂屠杀群众报复红军,在归朝被杀害的群众和农会干部达130多人。其中后龙山陈通文家7人被杀5人,陈的爱人背着的婴儿也一并被一刀刺死;庞正清和黄开建则被割断喉咙致死;黄安福被刀捅进项圈骨架,用绳拴着游行示众后,拉到洞波杀害。

花甲乡那耶红色文化广场

1937年2月12日,敌广富独立营扫荡花甲地区,屠杀残害红军游击队家属36人,割下10余人的头吊在大树上示众。花甲乡的汪氏田,因不透露红军游击队第二大队副队长的丈夫汪富兴和红军队伍的下落,被国民党军把她及不满一岁的孩子一起捆绑拉到花甲关押。为使她屈服,分别把她押到花甲那耶、那能、富州等地“陪杀”了六次之后又送到富州关押,但她意志坚定,最终未说出汪富兴和红军的下落。由于受到长期的关押折磨,她的孩子因体弱离开了人世。此外,国民党军队还利用所谓的“匪杀匪”手段,逼迫自家人互相残杀,威逼弟杀兄、儿杀父,如不动手,全家人都被杀光,惨绝人寰。

太平万人坑旧址

1937年5月上旬,红军主力撤离甘邦、弄彦地区后,滇军进占甘邦一带。为报复进攻甘邦、弄彦遭受的惨败,敌人实行“鸡蛋也要过一刀”的惨无人道的反动政策,将从当地及外地抓来的劳农会干部近200人推入太平村前的一个天然大坑,残忍地用机枪扫射,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太平惨案。

那弄会议

为支持革命战争,仅富宁县就有2600余名优秀儿女投身革命,女共产党员李杏锦、壮家红军领路人刘家华,边区党委书记、革命游击队政委滕静夫,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黄庆金,边区临委委员韦纪、黄德胜、赵润兰,第三联队政治部副主任黄沙平、革命游击队二大队大队长唐秀山、独立大队大队长王开洪、副大队长王咪章等300余名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富宁籍就有170余名。在残酷的斗争中,仅在富宁,国民党就制造了多曼、洞楼、太平等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303名红军指导员、赤卫队员牺牲,整个根据地有5500余名群众被杀害(其中26人被割头),1000余头(匹)牛马被抢,1300余个村寨2000余间民房被烧毁,近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抗日誓师大会

为保存革命火种,1938年7月,滕静夫、谭统南、岑日新、傅少华、黄显丰等十多位红军干部转入中越边隐蔽,并继续开展斗争。他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积极培养革命骨干,宣传革命道理,有效地保存了革命火种。在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滇黔桂边区革命斗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为在40年代迎接解放大军进入云南、“边纵”部队解放富宁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贡献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为革命积累斗争经验,培养革命干部,群众节衣缩食,鼎力资助革命,军民密切配合,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镇压反动派

从准备阶段算起,前后近8年时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根据地军民用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不断激励和锻炼自己、培养干部。自1934年11月建立党委、政权机构、武装部队、劳农会以来,根据地党组织由原来的两个特支,两个县委,10余个支部,增至1个特委,3个中心县委,1个党委,两个边委和1个县委,1个特支,党员从400名增至600余名,中心区富宁就有一个党委一个特支,有党员50余名。据统计,当时的根据地党政军干部有1235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有1213名,占总数的98.1%),这些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干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七军当年使用的枪具

由于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内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十分匮乏,但在革命斗争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各族人民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红军游击队捐款捐物、筹集粮食,与红军同甘共苦,支援边区革命。据粗略统计,仅中心区富宁为红军无偿捐献粮食80余万斤,捐献肥猪2000多头,牛、羊、鸡、鸭及其他成品肉类不计其数;在边区游击队经费困难时期,富宁地区各族群众主动捐献达3万多元法银的活动经费;在游击队枪支紧缺时期,富宁地区的各族群众捐献各种枪支1000多支;在红军游击队隐蔽活动时期,群众暗地送粮、送菜、送柴、送水,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击队传送各种信息。正是有了根据地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无私奉献和红军游击队的英勇斗争,根据地才得以在滇、黔、桂三省边区坚持革命斗争8年之久。

2007年建党节前,党员干部重走红军路,与老红军战士座谈合影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从开始创建到巩固发展,根据地军民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地霸武装的疯狂“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中心区富宁的各族人民和红军游击队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抗击敌人,以弱小的兵力和劣势装备,凭借有利地形,抗击包括敌正规军在内的优势兵力,先后打破了敌人大小35次“围剿”,牵制敌人兵力达70000余人,歼敌3000余人,镇压了土豪劣绅及各种反动势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作用与意义

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延续和发展,是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后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是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云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的两个亮点之一。根据地在远离党中央领导甚至较长时间内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不但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还扩大了革命武装,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为边区人民的解放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央红军长征从贵州进入云南时,边区的武装力量有效地主动牵制了国民党滇军和桂军的大量兵力,为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后,顺利通过云南,巧渡金沙江,北上川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富宁县纪委组织宣传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