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初,由贺龙、萧克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由贵州入云南,以破竹之势向滇西挺进,4月20日攻克宾川,21日由宾川鸡平关进入鹤庆,23日攻占鹤庆县城。红军长征经过鹤庆黄坪、西邑、松桂、金墩、云鹤、草海、辛屯等6镇1乡的172个自然村,历时6昼夜,行程110公里。
“红军三万三,路过波罗庄;吃富不吃贫,穷人莫惊慌……”这山歌至今仍在鹤庆松桂一带老辈人中传唱;“慈母泉”“贺龙泉”“薄荷箐”……一组组红军故事反映了军民鱼水深情;当时红军留下的一张张字条和一枚枚银圆讲述着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对人民群众的秋毫无犯。
弹指一挥间,80年过去了。当红军长征的硝烟已经消退在20世纪30年代苍茫的时空,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个极其偏僻的地理空间,很少被人说起。
金一南将军在《苦难辉煌》一书中写道:“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征途迢迢,关山重重,长征就是一次“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旅。鹤庆是这次信念之旅的一个红色景点,红色记忆在这片红土地上代代传颂。
北上抗日,直驱石鼓渡口,鹤庆是必经之战略要地。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红军将领在云鹤镇双桂亭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了在石鼓镇渡江北上的重要军事战略。鹤庆32人给红军当向导,赢得了抢渡金沙江的先机,甩掉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红二、六军团在鹤庆没有来得及扩充红军,但是仍有27名青年积极参军。田麟勋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红二、六军团进入鹤庆,鹤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像迎接贵宾一样欢迎红军,给红军送水、敬烟,为红军洗衣、做饭,同时给红军送去许多大米、腊肉、火腿等食品,其中还有不少猪肝鲊。老红军陈靖后来回忆说:“在整个长征路上,像鹤庆那样(除苏区外)对红军热烈而真诚的欢迎确实不多。”
红军战士看到猪肝鲊后,都不知道怎么吃,也不知道叫什么。尝一口又辣、又鲜、又香,再吃一口,就更辣、更鲜、更香,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红军首长吃过猪肝鲊后,也赞不绝口。问身边战士,是啥子东西,味道还不错。战士们也回答不出来。贺龙总指挥见状,顺嘴说道:有辣子有肉,爽得很嘛!就叫辣子肉好了!“辣子肉”,就这样在红军中叫开了。
时隔48年后的1984年1月16日,萧克将军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在纪念红军长征座谈会上,老将军深情地说,二、六军团长征以来,鹤庆是红军最受欢迎、人民最热忱、红军给养补充最充分的县份之一。继而,将军稍为忧虑地说,这次出来,很想轻车简从,好好领略一下长征时没来得及看的祖国大好河山。可每到一处,总是迎来送往,又是接风又是宴请,大搞排场,太铺张了,我很不高兴。但来鹤庆,我很高兴,你们的辣子肉我是一定要吃的,这是此次出行我自己点的唯一一道菜,快半个世纪了,那个辣、那个香,一直难以忘怀,可惜贺老总他们再也尝不到了。
将军一席话,道出了将军的忧虑和感慨,也道出了将军对鹤庆这块热土的赞誉和眷念。
将军吃后,非常高兴,愉快地说:“快半个世纪了,辣子肉的味道一直没忘,今天终于如愿以偿。”饭后,将军欣然命笔,为鹤庆题写了“九顶山高,金沙水碧。红军长征,箪壶不绝。白族情深,鹤庆长忆。”的诗句。
1976年4月23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过鹤庆40周年,鹤庆县委、县政府在文化馆内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2001年7月1日,搬迁建到云鹤镇鹤阳西路小团山麓,碑体高19.36米,基座高4.23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纪念碑落成,老红军田麟勋将军为纪念碑题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2003年6月29日纪念碑公园建成。2004年6月,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丽江东巴画派创始人张春和创作的红军长征过鹤庆大型浮雕墙建成,全长36米、高4.23米,寓意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于1936年4月23日长征进入鹤庆的这个光辉日子。这座浮雕墙以精湛的工艺、逼真的雕像、丰富的内涵、传神的风采,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过鹤庆时“金沙水暖情深,军民鱼水欢歌”的生动景象,讴歌了红军长征过鹤庆的光辉史实。2009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公园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一个外国人在20世纪末这样说。而新中国的缔造者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仅仅这一切,就值得我们去重新发现长征。这条飘扬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红飘带,对云南来说,也曾经短暂地掠过滇西北的崇山峻岭,鹤庆已随红色记忆载入史册。(王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