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德宏州有7个古村落入选,梁河县河西乡邦读村名列其中。
邦读傣语音为“棒督”,亦叫棒毒,意思为有毒气、瘴气的坪子,后经清代举人尹艺更名为“邦读”,并作对联“邦泰邦兴邦大有,读诗读礼读春秋”,于清乾隆庚戍岁仲春月置于邦读尹家巷花大门柱。
邦读村鸟瞰
邦读自然村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杨姓首居,尔后相继数姓迁入。是傣汉杂居的一个村寨,尹、杨、张三姓最多,迄今已有六百余载。
邦读现保存的文物有:举人故居、贡生故居、尹家巷花大门、古匾、古联、邱氏古壁画、古碑、古井、古墓群、古榕树,文化遗产有手抄傣戏本、戏服、道具、古书、名人诗词。清举人尹艺名诗《劝学》:“学堂里面桂花香,花香引动读书郎。书郎读的苦中苦,苦中读得状元郎。”
尹氏宗祠
一本贡生尹乃汤故居
尹家巷花大门
古井
邦读寨子有古井三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一口在尹家巷,另外两口八卦古井在寨头巷,古井水质清冽甘甜,冬暖夏凉,至今仍有村民到井边洗菜洗衣,担水至家中饮用。
香云寺,明永乐初年﹙1463年﹚始建,因“香火入云”取名,诗句“云铺香作海,一寺隐烟霞”即寺名含意。
千年古刹”香云寺“
邦读寨子“村前千顷良田稻花香,村后绿树成荫好风光”,传统民居为一正两厢庭院式住房,早期多以土木结构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以砖木结构或混泥土结构一正两厢庭院,传统民居多集中在寨头巷、中排巷、尹家巷三大片区,80%以上的村民一直保留着传统庭院式住房。
传统街巷格局
邦读自然村文化教育起源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增生尹学富以舌耕为业,创办私塾。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将私塾改为义学。道光甲午科举人尹艺和尹耕均为其门生。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改为新义学。后有贡生尹乃汤设馆教书,培育英才,其学生有国民政府外交专员尹明德、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北京大学硕士尹培灿以及尹文德等人。1943年村民捐资捐物建起一所公立学校。1947年改名称为河西乡第六保国民学校。1950年秋,河西解放,正式创建公办“邦读完全小学”。1955年秋,学校迁至香云寺,原址成为邦读村公所。1974年9月,“邦读完全小学”迁回邦读村后更名为“河西中心小学”,香云寺组建“河西中学”。
古戏楼
邦读村民间传统文化起源较早,有公元1927年兴起的傣戏,当时演出的剧目《秦王》﹙李世明封王名称﹚有演出人员、打击乐人员和其它人员20多人,逢年过节在本村及周边傣族寨子演出。1932年,又演出《陈先书》。1937年,傣戏团开始“接财神”,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通过“接财神”祈求家家清洁、户户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求村村寨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有源于1932年汉族的花灯和舞狮,盛极一时。(梁河县纪委 杨正涛 县委宣传部 何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