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的“前哨”作用

发布时间:2016-08-02 07:37:06   来源:丽江市纪委

根据市纪委监察局的统一安排,丽江市纪委监察局派出的8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于7月13日至25日,对市直部门开展了扶贫攻坚战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市直各部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高度重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把做好挂钩联系工作作为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载体。本着务实发展,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思路,扎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对于关乎群众生产生活急需,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各部门加强协调,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市直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是建立机构。成立了 “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明确了分管领导、联络员、确保扶贫攻坚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制定方案。各部门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方案》,对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的总体目标、人员安排、时间安排、组织实施、检查考评、工作纪律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三是专题研究。在深入开展首轮遍访、与县乡村干部和群众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帮扶项目和资金问题,千方百计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做到了开好局、起好步,动真情、扶真贫。四是落实帮扶责任。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推动帮扶责任落到实处。在面对面了解的基础上,帮扶干部均认真填写了《丽江市遍访贫困村访谈问卷》《丽江市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问卷一)》和《丽江市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联系卡》详细做好了走访记录,全面掌握结对帮扶户的贫困状况,准确掌握导致贫困的原因和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和方案,并积极宣传各级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入调研、掌握实情。一是扎实开展调研。深入到结对帮扶的县、乡、村干部进行联系对接,初步了解掌握基本的乡情、村情、组情、户情,共同商议确定结对帮扶的贫困对象,明确了帮扶任务。实地察看乡村道路建设情况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走访听取扶贫攻坚工作汇报,并与县、乡、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面对面与贫困户拉家常、听呼声,进一步了解掌握基本情况。二是选派精兵强将。各部门选派能力强、作风硬、熟悉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干部组成扶贫驻村工作队。各部门领导定期听取扶贫工作队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工作情况汇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扶贫工作队员了解询问有关情况,及时为扶贫工作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扶贫工作队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工作以及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各部门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和措施奠定了基础。三是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在深入调研,多次走访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了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气候多变,高寒冷凉,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造血能力差,农民收入低等五个方面的主要致贫原因,为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村组,了解村情民意,真心帮扶贫困户。实地察看道路建设情况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走访听取扶贫攻坚工作汇报,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分批完成首轮遍访工作。研究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和方案,并积极宣传各级支农惠农和扶贫开发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回头看。根据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走访记录和了解的实情,进一步细化完善建档立卡资料,认真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甄别,全面核实扶贫对象的信息数据,完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第一手数据,并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每名干部职工都与贫困户对上号、挂上钩、结上对。四是认真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回访工作。采取“支部+工作队员”的方式,在不影响基层和本单位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批次、有重点地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与回访对象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座谈,贫困群众和干部共商帮扶措施、共谋脱贫思路,进一步核实掌握挂包村、干部职工帮扶对象的脱贫进程,切实帮助挂包村、挂包户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四)健全机制、有序推进。一是建立挂联新机制。结合此次扶贫攻坚的挂钩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多点合一”挂联新机制,及时对党建联系点、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三联双帮”)。二是建立帮扶干部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丽江市干部扶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分解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建立了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定期专题研究扶贫攻坚会议、督促检查、年度考核等制度,确保“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五)因地制宜、精准帮扶。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制定的推动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支持的“六个到村到户”和扶持生产发展、素质提升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总体要求,在认真开展“转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挂包帮”工作2015年、2016年帮扶计划和五年规划,为确保挂包到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增收的3个主要目标提供了保障。市纪委共筹措投入扶贫资金200.15万元;市委政法委督促有关部门完成了1380万元的柏油路建设,协调资金708万元通村道路建设资金,争取100万元的直过民族示范村建设资金,投资150万元进行道路硬化,投资130万元实施美丽宜居小村建设。目前,已协调到位资金1000余万元;市财政局投入265万元,正在协调落实200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市农业局积极筹措资金以产业扶持为主,发挥农业技术指导优势精准帮扶,投入55万元发展脱毒马铃薯原种等种子及农机具扶持。

1.积极帮扶安居工程建设。为了更好的实施精准扶贫,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扶贫挂钩户脱贫的决心,市纪委2016年3月将贫困户安居工程建设补助由原来的每户0.5万元提高至每户1万元,并将追加的3.5万元资金下发到了贫困户手中,累计补助金额10万元。

2.加大投入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为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增收难等问题,市纪委投入22万元实施了维新村1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市委政法委督促、协调、争取了近2000万元资金解决出行难问题,市财政局,移民局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通村通组道路,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带动了道路沿线运输、烤烟、魔芋、马铃薯、冬早豌豆等特色产业发展。

3.多措并举支持公益性项目建设:市纪委投入6.2万元在维新小学校门前至维新村委会道路沿线安装10盏太阳能路灯,方便孩子上下学和群众通行。针对通达乡农资交易市场建设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投资50万元的基础上,并分别向省商务厅和华坪县公安局协调争取建设资金各30万元,帮助通达乡加快推进农资交易市场项目建设,为增强当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向市卫计委协调资金10万元,帮助通达乡卫生院解决电脑、病床、药品柜、消毒柜等日常办公设配和医疗设备不足的问题。目前,正在同市水务局拟定维新村1组、2组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方案。

4.注重能力素质提升: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推进 “农家书屋”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养蜂、花椒和核桃种植等方面的书籍,并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群众开展技术培训。

(六)加强督查、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前哨“作用,确保实效。为确保扶贫攻坚相关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使用高效安全、项目实施顺利、党员干部务实清廉,推动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市纪委监察局先后牵头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责任落实纪律检查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扶贫开发攻坚战责任落实纪律检查的工作方案》《丽江市脱贫攻坚七条纪律要求》,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日常监督、明察暗访、集中检查、专项督办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切实督促整改存在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为推进我市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同时,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关于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资金或物品筹集管理使用办法》。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帮扶村组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滞后。一方面由于帮扶对象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多变,霜冻、雪灾、冰雹、大风等灾害频发,每年均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帮扶对象大多数村组远离县城、乡政府所在地,多居住于高山谷地,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扶贫攻坚难度大。

(二)群众思想观念陈旧,致富意识不强。当地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经营能力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同时,贫困户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即使有相关政策扶持,也不愿做长远规划和打算,习惯满足于现状,群众工作难度较大。在帮扶对象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教育、残疾、疾病、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而致贫的,尤其是对于因病致贫和无劳动力等问题,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帮扶,脱贫难度大。

(三)扶贫资金注入悬殊,致使脱贫效果差距较大。挂钩联系部门的争取和协调资源有差别,致使扶贫注入资金悬殊,有资源的部门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保障,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而有些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短时间内脱贫效果差距较大。

(四)意见及建议

1.各部门帮扶资金的筹措要符合财经纪律,避免因帮扶而违反财经纪律;

2.干部个人帮扶资金建议集中使用到产业发展或基础设施建设上,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

3.各部门的帮扶立足于本部门的业务特点,发挥部门特长进行帮扶,如农业部门以种子、技术指导、农机具的投入方式帮扶;

4.在帮扶工作中,要防止形式主义,发挥真帮、真扶的作用。(郭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