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纪委监察局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11-09 10:25:58   来源:曲靖市纪委

秋日的罗平县老厂乡发新村,暖风徐徐,到处是丰收景象,别具特色民居吸人眼球,水泥路延伸到村村寨寨,道路两旁香樟树、桂花树整齐划一,节能灯格外醒目;白墙蓝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间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村变美了、变亮了、变绿了、路硬化了……这是曲靖市纪委监察局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对挂钩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的喜人变化。

初冬,走进罗平县老厂乡发新村,崭新的苦干歹村在阳光照射下格外美丽。

昔日,因为山高路远,闭塞落后,村庄穷得出名,全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到处是低矮潮湿、进风漏雨的破旧土瓦房,为了生计,村民们跑出山常年进城务工,春去冬来过着“候鸟”般的生活。

如今,路是新的,广场是新的,房屋庭院是新的,村民们返乡创业,生活焕然一新。

刚受领扶贫攻坚“军令状”时,要带领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脱贫,任务的艰巨怎一个“难”字了得,但曲靖市纪委监察局上至领导班子成员,下至普遍党员干部知难却没有畏难。党员扶贫先锋队应运而生,委局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们佩戴党徽,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主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帮助群众学习政策、发展产业、解决矛盾。

纪检监察干部与建档立卡的87户贫困户分别挂钩帮扶,帮扶干部与贫困户拉家常、解心结、共谋划,足迹遍布每一个自然村、每一户贫困户。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真正了解群众发展需求、脱贫愿望、存在困难,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谋路子。

在充分蹲点调研、吃透民情、摸准穷根和民主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提出发新村委会“三步走,三解决”的脱贫摘帽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方案。

曲靖市纪委监察局以超常规的力度举措办法,汇聚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集中火力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共计1678.14余万元,通过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环境整治工程、交通水利工程、教育突破工程、产业富民工程,使发新村委会所辖的德克、大补母朵、新发、小细代、苦干歹5个自然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施“异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农村旧貌换新颜、群众安居乐业。共争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对德克村、小细代村、苦干歹村实施异地搬迁,搬迁农户102户,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居住问题,给贫困户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农村污染整治,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通过建立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解决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争取资金20余万元购买垃圾车2辆、垃圾斗22个,实行农村垃圾统一清理,改变脏、乱、差陋习,建新村、新房、新景、新家园,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了治理,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争取280万元用于苦干歹村249户房屋进行除险加固优化提质增亮。争取项目资金230万元,为苦干歹村硬化了7条3米宽1953米长的干道路面和村内岔道8.6公里路面,村庄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7盏、村内支线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村内道路两侧栽桂花树250棵、香樟树540棵,修建4.8米宽田间道路26公里。

实施“交通水利”工程,破解山区发展“瓶颈”。争取村社公路及村内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712.653万元,用于硬化大补母朵至德克、苦干歹6.75公里村社公路,硬化苦干歹至小细代村4.6公里村社公路;村内道路投资53.483万元,用于硬化德克村村内道路0.833公里,大补母朵村内道路0.775公里,新发村村内道路0.74公里,小细代村内道路0.3公里;人饮工程总投资132.3万元,用于解决苦干歹村和新发村2个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实施“教育突破”工程,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争取资金108.5万元改造发新完小,鉴于学校占地面积小,无学生住宿楼等实际,征地6.4亩,新建学生宿舍楼一栋、学生食堂一栋、学生洗澡房一栋、塑胶篮球场一块,维修改造学校大门、教学楼及教师宿舍楼修缮、围墙改造。通过新建教学楼、学校食堂等工作,巩固“两基”成果,确保到2017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为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提供智力保障。

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争取资金200余万元扶持发展核桃种植3000亩,杉木林种植4000亩;争取资金60余万元新建养殖小区;争取资金150万元新建集中式烟叶烤房的基础上投入15.6万元为80户贫困群众每户发放2头仔猪饲养,力争2017年全村所有贫困群众都能建立起稳定的致富产业;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烤烟、生姜、油菜、养殖等传统特色养殖业和林果、红椿、杉松等特色种植业,实现产业富民。同时,扶贫先扶智,加强培训、树立典型,激励贫困户创业脱贫,实现由“输血”扶贫转变为“造血”扶贫。

“党的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优良作风又回来了,是党员扶贫先锋队带领我们过上了新生活”,谈起村子崭新的变化,已经70岁的宋学虎老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