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拧紧螺帽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发布时间:2016-07-20 11:30:45   来源:昆明市纪委

昆明市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盯住问题不放手,对违纪行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隐身、变种“四风”问题出重手、严惩戒,拧紧螺帽防反弹,以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驰而不息推进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今年1—6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和“四风”问题开展了5次监督检查,查处顶风违纪问题67个,追究责任人122人。

教育当先,纪律红线挺在前面

广泛开展党章党规“进党校、进课堂、进媒体”活动,举办《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宣讲330场,组织1500余队开展党章党规知识竞赛250余场,仅市级决赛就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在现场互动观摩。针对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中暴露出的纪律不清、规矩不明等突出问题,建成昆明市纪律教育基地,通过多媒体、图片、动漫、声效、典型案例、忏悔实录、重温入党誓词等立体展示纪律要求,在互动中增强纪律的体验感和敬畏感,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后深感震撼、倍受警醒。

对群众反映、巡视反馈、检查考核、查办案件和整治“四风”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分析并约谈,及时劝诫、批评、纠正。今年以来,市纪委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被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的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体诫勉谈话。同时,充分运用述廉述责、谈话函询等方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早打招呼。上半年,共使用谈话函询方式处置问题线索632件涉及706人。

拓宽渠道,整合力量监督“四风”

“各位社会监督员:请您在中秋、国庆节期间,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中存在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打牌赌博、大操大办、滥发奖金、收送‘红包’……等问题开展自主督查,及时报送问题线索。”

为解决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该市建立起了一支由512名媒体记者、出租车司机、退休干部等组成的作风建设社会监督员队伍,通过对分工负责的区域和单位进行不定期巡查监督,参与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工作等途径监督“四风”问题。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官方微信、门户网站等公布“四风”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借助群众的 “火眼金睛”为发现和纠正“四风”提供帮助。

扎紧笼子,织密网眼堵塞漏洞

“对作风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综合得分分类排名末位的单位,责令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整改报告;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对主要领导和分管理领导进行诫勉谈话问责;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单位,调整主要负责人。量化考核干部作风被评为‘群众不满意单位’的进行黄牌警示、约谈主要负责人,连续两年被评为‘群众不满意单位’的调整主要负责人”。

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必须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作风建设定期分析报告、教育引导、常态督查、源头防治五项机制,目标直指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据了解,除《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外,近年来,该市先后出台了《加强作风建设问责实施办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相关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等51项,为改进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

落实责任,专项整治突出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牵住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这个“牛鼻子”,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该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等“1+7”制度,将抓好作风建设纳入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各级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并实施对账销号管理。2015年以来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抓作风纪律不力干部38起44人。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延伸监督执纪问责的触角。针对少数党员干部“为官不为” “为官乱为” “不敢担当”等问题,开展了开展纪律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5年以来共问责处理“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干部2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