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纪委以“五字诀”提升纪律审查效能

发布时间:2015-10-16 15:41:05   来源:云南省纪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罗平县纪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定位,精准发力,挺纪在前,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聚焦主业,以有力举措主动适应纪律审查新常态,取得良好效果。

“早”字为先。一是教育早。综合采取树廉宣讲、庭审旁听、廉政讲座、监狱观摩等形式,全面开展讲廉、送廉、读廉、写廉、评廉、听廉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让教育不走过场多走心,让广大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受教育。二是预防早。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紧紧围绕“职、责、权、利”这个重心,紧盯易滋生腐败、易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性开展专项巡查、重点督查、集中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问题,竭力遏制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实现违纪“增量”有效控制的目标。三是查处早。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问题坚持“零容忍”,在更初、更小、更早、更细上作文章,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干部“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工作常态。

“快”字为上。一是审查时限快。建立纪律审查目标责任清单,落实主办人包案制度,严格纪律审查时限,注重提升纪律审查效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按质完成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工作。二是采取措施快。根据纪律审查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及时进行研判分析,制定可行调查方案,明确重点,快上措施,深入调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查工作。三是移送处理快。主要问题调查清楚后,及时完善程序性文书材料,及时整理材料、查缺补漏、立卷归档,及时移交审理,实现快进快出、快查快结。对发现涉嫌违法问题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继续依法处理,不搞“贪大求全”。

“准”字为要。一是违纪线索排查准。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举报线索,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适时动态清理、分类管理,以审慎态度对线索来源、(被)反映人基本情况、反映动机、线索可信度和具体程度、线索问题是否发生变化、纪律审查操作性、可查性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工作。二是调查措施运用准。严格审批程序,综合并正确运用纪律审查调查措施,做到报批及时、措施得当、运用得好、效果理想,确保在顺利推进调查开展、有效实现案件突破的同时,竭力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证据材料收集准。强调证据确实充分的重要性,严格取证要素,要求全面、客观、真实收集违纪证据,做到书证、物证、证人证言、本人陈述交代材料等证据材料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确保来源准、收集准、运用准。四是违纪定性处理准。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严格性质相近错误区分,严禁彼此错误混淆使用,做到定性准、条款运用准,实现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的有机统一。

“强”字为重。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教育模式强素质。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15批47人次至中央、省、市纪委及周边县(市区)纪委观摩学习培训。同时,邀请上级纪委10批24人次办案骨干莅临指导帮助,让纪律审查队伍的素质有了新提升,能力得到了新锻炼,品质得到了新磨砺。二是坚持内部“传帮带”培训模式强素质。坚持三管齐下,突出“传”字。由办案骨干轮流授课,紧密结合实际传授办案理论和办案经验,通过学习、交流、探讨,夯实纪律审查人员的业务理论功底;注重“帮”字。将全县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各县直纪委(纪检组)分成五个组,由委局机关和纪工委各一名办案业务人员负责联系,对所联系单位进行服务、指导、协调、督促,帮助其熟悉掌握和运用办案技能技巧,提高案件查办能力;强调“带”字。将工作时间长、经验较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同一些办案相对较少的“生手”进行合理搭配,在办案实践中“手把手”指导,对证据收集、询问谈话、条规使用、定性处理、材料文书撰写等方面一对一讲、点对点带,帮助其尽快熟悉案件流程,逐步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律”字为本。一是纪律审查律人。坚决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既坚持监督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带动管好普通党员这个“绝大多数”;既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典型违纪问题的纪律审查力度,又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既对“大官小错”绝不姑息,又对“小官大贪”严惩不贷,通过纪律审查惩处了违纪本人,警示震慑了他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二是严格要求律己。牢固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打铁还需自身硬”理念,全面强化纪律教育,着力锻造讲忠诚、负责任、重担当的纪律审查铁军。全面强化监督管理,着力防止干预办案、跑风漏气、以案谋私、人情案等“灯下黑”问题的发生。全面强化惩处问责,对违反纪律的纪律审查人员,一律从严从快从重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