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困难 党员干部来排解

发布时间:2015-05-11 11:09:17   来源:保山市纪委

4月28日,龙陵县勐糯镇田坡社区村民杨康(化名)弟兄俩因分家对土地、山林等争执不休的问题,在社区“民生服务员”村民小组长杨宗礼的调解下得到了妥善解决。遇到麻烦事请找“民生服务员”是田坡社区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社区“三委”在19个村民小组聘任21名民生服务员(每个小组1至2人)以来,已为这个社区的村民调解各类纠纷870多起,成功率达100%。在龙陵县,像杨宗礼这样的民生服务员有2000多人,他们收集村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在党委政府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丰富了精细化管理内涵。

龙陵县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精细化社会管理,建立起县级领导挂钩、责任部门负责的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分级负责、运转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现了日戴草帽走田间,夜打手电访农家,群众有闲难,党员干部来排解的新气象。按照责任制要求指定了由县处级领导担任“山长”、“库长”、“河长”、“路长”、“街长”、“群长”等,并制定了重点林区管理任务分解表、重点街(道)管理任务分解表、重点人群服务及管理分解表等11个责任区(域),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对重点人群服务及管理由流动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留守妇女(儿童)、复退军人、残疾人员等20类组成,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每类人员都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措施和考核目标。

龙新乡勐冒社区廖家寨是个有265户人家的大寨子。共产党员廖放发被推选为民生服务员,牵头成立了一个“物业管理委员会”,推选出8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为成员,专门为村民提供水电维修、公共场地清扫、垃圾清运、村庄治安、办理证照等日常生活服务,村民不再为东家断电、西家断水、办证照不知找那个部门的事苦恼了。“别看他们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事,可如若不处理或处理不好,就会变成麻烦事。小事不小,它关系到家庭和睦村寨安宁。”村民小组长黄明卫说。

为了畅通民生诉求通道,该县在村、社区设立“民情沟通日”,每月举行一次,要求所有民生服务员写好民情日记,将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详细记录。在民情沟通日当天,对民生服务员反映的问题,由村“三委”干部、村民代表等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向相关部门反映,力求事事有着落。4月29日是勐糯镇田坡社区的“民情沟通日”,50多位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民生服务员在社委会大院讨论研究民生服务员收集的民生问题。会议开得热烈,参会人员发言踊跃。青树寨民生服务员范必钦说:“青树寨的群众对连结黄(草坝)南(伞)公路1.4公里的泥土路很有怨言,这段路晴天尘土飞扬路面坎坷,雨天泥滑路烂难行走,尤其是上学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群众期盼尽快硬化这段路,解决群众行路难。”社区总支书记杨永兴与几位社区干部交换意见后,当场拍板:把社区争取到的24万元村组道路改造项目资金投入到这段路上,按长1.4公里、宽4.5米水泥硬化路面施工,5月1日开工。到4月末,该县民生服务员解决纠纷和生产生活问题2100多件,使民生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

平达乡平达社区村民革某某是位精神病患者,由乡公安派出所和乡卫生院指定专人配合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监护。4月初,患者病发,乡政府派车派人将他送到市专科医院治疗,现已基本康复出院。患者亲属感慨地说:“过去政府部门很少关注到这样的精神病患者,遇到困难只能自家扛。现在好了,一人患病,政府关心,干部医生帮忙,我们打心眼里感激党和政府。”在精神病患者管控方面,龙陵县实行“以医代管”和“免费居家治疗”两种方式,即: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及时送医院住院治疗;对评估风险等级较低的患者,实行专科医生诊断,村(社区)医生跟踪指导服药,乡村挂钩负责人掌控,监护人督促监管“四位一体”模式。全县256名重性精神病人已有60人康复,35人病情得到控制,重点人群都得到党员、干部的帮扶。

2014年以来,全县挂钩领导和单位及干部职工共服务群众6.2万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437件,进一步拉近了党群距离,融洽了党群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