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五措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发布时间:2015-05-07 10:15:53   来源:玉溪市纪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时代工程。玉溪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紧紧依托民族宣讲团、文艺宣传队、志愿服务、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用广泛的宣传教育来构建全市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将“三个倡导”外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建设美丽幸福新玉溪的强大合力。

民族宣讲团极具亲和力

宣讲接地气才能传递好声音。玉溪市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用民族干部宣讲、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节庆展示、用民族文化体现的形式开展学习宣讲,引导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和把握,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使宣讲活动更具亲和力。

峨山县依托在全县开展的“常回乡大走亲”活动,成立了彝山民族团结宣讲团,组织3000余名在职干部分成8个宣讲队、75个宣讲小分队,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回到出生地、成长地或联系点所在村(居)民小组开展宣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家乡话宣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惠农政策及农业科技知识等,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让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深入人心,同时改善了干部形象,增进了干群感情。通过用当地民族语言宣讲的方式,把宣讲活动融入到群众嫁娶的餐桌上、田间地头的共同劳作中,将学习化于无形。建立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查的“三个一”制度,推动宣讲任务落到实处。坚持每季度每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回乡宣讲不少于3天,走访农户进行宣讲不少于10户,一般干部回乡宣讲不少于2天,走访农户宣讲不少于6户,活动开展至今,彝山民族团结宣讲团共开办回乡讲坛162次,参与群众达1万余人次;进村入户座谈、田间地头同群众交流9.6万余人次,将好声音传递到家家户户。

文艺宣传队拓展宣传教育平台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以农村群众文艺舞台为载体,以聂耳大众文化小分队行动为龙头,带动全市2300多支文艺队,建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使文艺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

玉溪聂耳文化小分队设文艺和理论两个小分队。在文艺上,由玉溪市花灯剧院和滇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导和梅花奖获得者等骨干担当,保证了节目质量。在理论上,由社科类、艺术类专家提供理论支撑,或者直接走上前台,保证了宣讲方向。积极引导基层文艺队在唱响主旋律上作文章,通过创办《玉溪文艺》,把基层的先进典型上升为艺术作品,既让文艺队有好剧本演戏,又调动基层土专家们加强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实践,小分队“传帮带”的龙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小分队演出到哪里,文艺骨干培训班就办到哪里,面对面的培训,一对一的示范,引导2300多支文艺队既坚持自己的传统风格又彰显时代气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大政方针的宣传者。在聂耳小分队的示范带动下,玉溪花灯、峨山彝族花鼓舞、新平花腰傣等民族民间文化,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焕发出青春活力。基层文艺队来自民间,既是演员又是群众,平等的地位、共同的乡音、熟悉的生活,具备了专业文艺团体和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人数多,分布广,除文艺骨干的身份外,有的德高望重,说话有分量;有的是“田秀才”、“土专家”,说话有质量;有的还是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干部,说话有方向。在他们的演出中自觉、不自觉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形式走向基层、贴近大众。

志愿服务传递社会正能量

玉溪市志愿服务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理念,以“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宗旨,坚持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志愿服务工作领域,通过参与城市文明创建、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大型节会等志愿行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红塔区推出社区“微志愿”理念,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倡导人人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倡导广大市民注册志愿者,随时随地参与志愿服务。各社区在全面细致了解、掌握本地实际以及区域居民需求基础上,针对居民所需所盼,按需设岗、以岗定人,面向社会招募有一技之长并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建满足社会需求、涉及多个领域的特色化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为老、文体、法律、卫生、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目前全区8个街道的所有社区均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点,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

玉溪市“道德讲堂”紧紧抓住道德建设这个关键,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求、贴近群众的道德实践、贴近群众的道德追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正人、以德化人,使“道德讲堂”成为群众道德自省、自警、自觉、自立,净化心灵、理顺情绪、健康身心、幸福生活的互动平台。做到与中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部署合拍,与各级党委政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同声,道德讲堂在全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全市蓬勃开展的“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传播凡人善举,已成为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道德建设的平台和载体。市文明办先后召开“道德讲堂”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会、骨干(主持人)培训班、分别指导、逐家展示等多项举措,建设骨干队伍、规范讲堂流程、提升讲堂质量,提高“道德讲堂”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通过对“道德讲堂”的建设标准、活动流程、管理制度等进行统一规范,按照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分享、送一个吉祥的“六个一”流程组织开展,坚持仪式化和规范化并重,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的形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形成了“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动了“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营造了“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2014年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道德讲堂”活动1297余场,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大部分村委会(社区),“崇德向善” “向上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等通俗易懂的道德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善行义举榜建设引领社会新风尚

玉溪市按照“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的工作思路,广泛收集群众身边的善行义举,在公共场所显要位置进行“上榜留名”,大力倡导“小善”常为。坚持在机关侧重“敬”,在学校侧重“俭”,在企业侧重“诚”,在社区(村、组)侧重“孝”,在窗口和服务行业侧重“礼”,广泛覆盖了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村、组)、窗口和服务行业。

华宁县“善行美德光荣榜”创建立足基层,面向农村。通过整合县级宣传文明、人大政协、科教文卫、党团员、工青妇等资源,发挥乡镇(街道)和村组两级的引导作用,以群众为主体,以“善行美德”为主题,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推荐评选公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分别评选出“创先争优好党员、一心为民好代表、卫生整治好村组、统防统治好桔农、奉献社会好人士”等“24个好”,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四个方面,代表了农村基层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好人好事、善行美德”。通过把“善行美德”晒在阳光下,使得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说的是群众易学善行的美德,树的是群众触手可及的标杆,从而在农村基层营造“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善行义举榜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正在玉溪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激励和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善行义举榜900多个,上榜1.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