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扑面来 ——剑川县老君山镇建基村廉政文化创建侧记

发布时间:2015-04-17 09:27:09   来源:大理州纪委

三月,依偎在雪斑山山麓的建基村象一幅美丽的图画。群山逶迤滴翠,田野葱茏如织,两条整洁干净的入村道路交织呈“ⅴ”字型,巨大的广告牌立在“ⅴ”字的中间,“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近年来,建基村在“三委”的带领下,以党建为统领,以发展为主题,以文明为主线,不断谱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2012年以来,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党支部、大理州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剑川县廉政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穿行在乡间小道,与村社干部座谈、与群众交流,我们悄然发现,建基真的变了!

“三会”。建基有三会:老协、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成员都是由村里德高望重、威信很高的同志担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村民红白二事操办情况,评选村内先进人物。 2014年“九九”敬老节,经“三会”推举评选出“老有所为”金榜奖6名、“敬老好儿女”精英奖6名,着实让全村人羡慕不已。

“两队”。建基村有两支文艺队,以自然村为单元,平日里,自编自演打歌舞、白族调等节目,哪家有喜事,都会义务演出,增添喜气,村里的喜庆活动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2014年老君山镇组织的国庆文艺汇演中,建基文艺队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文艺队的同志整整高兴了几天几夜,整个建基村的人都感到脸上有光。

“三委”。“说一千,道一万,三委是模范。”群众这样评价干部。建基村有矿山,每年正常收入三五万元,加之前些年村里成立了“矿山加水站”,每年都有二万五的收入。“每一分钱收入都要入帐、每一分钱开支都要公开,我就是做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茂芬这样说。“这些钱大部分都用在公益事业、‘三清洁’、林业管护上”,村委会干部开着自己的车子办公事,从来不报集体一分钱。正好来村里办事的村民给我们这样讲,“村干部带头执行各项规定,村务公开及时,群众的怨气少了;议事民主透明,不用担心低保分配不公。”

日志。“4月1日早,书记、主任、工作队长、村务主任,人饮工程水源现场,协商改造计划。”寥寥的几个字,却记录了村“三委”的工作,这就是建基村的日志化管理。日志化管理反映干部在岗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既平衡了干部间的情绪,也锤炼干部的业务水平,大家的心更齐了。”这是连续当了38年的村总支书记赵玉宝同志给我们的回答。

“三清洁”。在建基村,农户门前都摆放着一个垃圾收储筒,门上还钉上“门前环境三包责任牌”。农户实行“三包”:划分地段内,包侧沟、路面、杂物卫生;党员四包,比农户加一包,包联系监督——党员负责监督周围群众的“三清洁”。书记拿出一大堆材料,里面包含“三清洁”实施方案、领导组、环卫站名单、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我们的做法一周一检查、半年一评比、一年一总结”。“党员干部带头“三清洁”,自己不去,实在过意不去”村民说。

信用村。从2007年开始,建基村被镇信用社评为信用村以来,每年一评,连续8年一直被评为信用村。“我们全村都是信用户。”主任自豪的说。

祭席。“以前白事,三亲五戚都要送祭祀席,三五百、成摆设。办丧事,三亲五戚都要传烟,有的要传好几条。”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给我们介绍。“现在待客就八碗,不添菜”。根据他的描述,以前的待客可不是这样的,有“建基人好客,吃一桌带一桌”的说法,随着大家攀比心理的出现,大操大办曾经风靡一时,群众苦不堪言。“现在好了,实行节俭办客,喜事不做夜点,白事不搞递烟,省了不少钱”。 (李续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