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纪委挂钩帮扶暖民心

发布时间:2015-01-04 15:30:20   来源:昭通市纪委

“大妹子,你今年又挣到好几万?”“我这算啥哦,今年有的卖了几十万。”近日,昭通市绥江县纪委挂钩职工到鲢鱼村17组村民陈通香家进行了走访。近年来,在扶贫挂钩帮扶工作中绥江纪委切实转变帮扶方式,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把一个昔日的沙石滩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绥江县新滩镇鲢鱼村是一个位于金沙江边的小村落,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近3000村民,在4000余亩耕地和林地中,近70%都是严重缺水的沙石滩。“鲢鱼鲢鱼,要吃大米下河摸鱼”,这是当地以前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在以往的帮扶工作中,县纪委每1-2名职工挂钩帮扶1户困难家庭,主要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困难乡亲送上几百元钱和大米等物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何才能帮助村民走上一条致富路?这是摆在挂钩帮扶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扶贫帮扶工作,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全面掌握该村的总体概况、产业情况、村民的愿望要求等情况的基础上,绥江纪委开出了五剂致富脱贫药方。

“村村看,户看户,致富关键靠干部。”村民邓大爷说,在挂钩帮扶工作中,绥江纪委紧紧依靠基层组织,通过教育、培训、关心等措施,极大提升了村两委班子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的能力。现在,该村已列为全省学习绥江经验的村级现场教学点。

“扶贫要先扶志,只有脑子灵光了才会有办法。”村党总支书记罗怀福说。挂钩单位现在经常协调农业、科技等部门对村民开展果树栽培等农业技能培训。去年,绥江纪委还为该村建起了廉政书屋,现在村民经常利用时间到书屋学习农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以前不通公路,想要卖农产品特别困难,蔬菜都搬成了肉价钱。”村主任王兴武说,广大村民盼望公路能修到家门口。绥江纪委等部门与村两委一道多方筹集资金,广大村民不仅主动出资,无偿提供土地,还天天坚持投工投劳,硬是把公路从山脚修到了山顶。“只有路通了才能想出致富的路子,现在可以很轻松就把农产品运输出去,日子好过了,一些村民还修起了砖房,买上了车子,村子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治安员说道。据了解,今年县政府已经将该村的乡村公路列为率先硬化的6条行政村公路之一,该村的交通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这里缺水,土地又不平整,靠种庄稼致富是不可能的。”陈通香说,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近年来,瞄准“一村一品”,突出产业特色,绥江纪委等部门与鲢鱼村民一起制定了种植半边红李子的方案,现在,该村种植的5000多亩李子已经进入盛产期。“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我们的李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牌子了”,现在,该村组织果农成立了“聚贤水果种植经营专业合作社”。“有了优质的果园子和知名的牌子,每年7月,成都等地的客商纷纷云集争相抢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出售李子挣到大把的钱”。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每年绥江纪委都坚持对该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在家党员上两堂廉政党课。

经过多方努力,现在,该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经接近5000元,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都开始回家帮忙打理果园。据了解,该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的村民盯上了发展立体农业,在李子林中种起了摘耳根,养上了土鸡,开办起了农家旅馆,广大村民正走上了致富路。 (杨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