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了,没有想过县委书记会挂钩帮助我家、关心我家、支持我家。”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河东村波罗吾组村民杨学华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高兴地指着新建的房子、围墙、洗澡间说。云龙县检槽乡师井村吴连英大妈说:“有干部来帮忙,家里一亩五分的庄稼,一个小时就收完了,他们就是我依靠的“亲人”呀”。诺邓镇杏林村村民杨树群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呀!让我们感受到,好像随时随地干部都在我们身边,随时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情况、实际困难。”……这些话让云龙县的干部听了很宽慰、很感动,觉得工作累了、苦了很值得。
云龙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大理州委全面推广“云龙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干部职工“一卡五联”、机关单位“一区五送”、基层党组织“一转五建”的“三一三五”群众工作法,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不知不觉中架通了干群连心桥。
干部职工“一卡五联”,干群距离更近了。云龙县委全面实行“一卡五联”工作机制,“一卡”,即:建立干部群众联系卡制度,每名干部联系2-5户农户,将个人信息与联系户信息登记在卡,双向互动。“五联”,即:进农家门、听农家话、住农家屋、帮农家忙、解农家难,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无缝对接”,各级干部走出机关,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主动到边远山区“串门、认亲”,把基层群众当家里人,把群众的话当家里话,把群众的事当家里事,消除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形成了干群“一家亲”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 全县2761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6445户,发放联系卡6445张,干部进农家1万多人次,召开民情恳谈会3000多场, 领导干部到基层开展随机调研500多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33篇,参与农业生产活动6000多次, 收集到合理意见建议280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1400多件。
机关单位“一区五送”,干部服务群众更实了。云龙县全面实行县级部门挂钩行政村“一区五送”工作机制,“一区”,即:建立一个民情责任区,全县划分为86个民情责任区,每个县级部门负责一个责任区,并在责任区公示挂钩单位情况、工作承诺、服务电话、干部联户等情况。“五送”,即:送法律政策、送实用科技、送发展信息、送党的温暖、送和谐新风。县级部门把办公场所设在“村上”、业务办到“家里”、服务延伸到“地头”,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题,实行民情收集分析和群众合理意见建议交办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把民情划分为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上报件,分类分层分级办理,县委把需县级办理的265件意见建议交由22个县级职能部门进行认真办理,并进行跟踪落实,实行干部“点对点”服务,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把“群众想办的事”和“政府要办的事”拧成一股绳、汇成一条心,形成“集体的事大家共商、集体的事大家共做”的浓厚氛围,推进了两个投资上百亿元水电站建设的和谐移民,被评为全省水利水电移民工作先进县。全县林果、畜牧、烟草、能源、矿冶、建材、旅游、生物资源八大支柱产业发展实现较大突破,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32元,比上年增长14%。
同时,县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头边学边查边改,有针对性地对文风会风、公务接待、上下班纪律、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干部外出报告、县城交通问题、“三清洁”工作和“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深化等8个方面14个问题进行边学边查边改,对整改事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截止目前,14个问题都已进行了整改。2014年,全县“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49.34%,会议比去年同期下降23.71%,发文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8.84%,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500多平米,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10件惠民工程。
基层组织“一转五建”,堡垒作用发挥更充分。以“一转五建”为载体,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转”,即: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五建”,即:一是建基层组织体系。全县8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设党总支,在村民小组(自然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单设或联建党支部,形成行政村设党总支—村民小组(自然村)设党支部—党员集中的设党小组—党员不集中的设“党员中心户长”的组织体系。同时,积极推行城乡共建、村企联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支部+协会”等模式组建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二是建联系群众体系。积极推行“三家四百”、“1+X”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结合全县茶叶、泡核桃、花椒等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培植,实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产业发展大户,通过建立“支部示范田”和“党员示范田”,形成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切实带动群众培植富民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三是建服务群众体系。紧紧围绕“服务”这一主题,健全完善了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农民服务站—村(居)民小组民事代办点四级服务群众体系,完善事在村办、钱在村领、证在村拿、困难在村反映、问题在村解决的“农事村办”服务模式。四是建服务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县级部门和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县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先后制定了《云龙县村(社区)干部管理规定》、《云龙县常务书记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行为,强化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建服务保障体系。把每年每个乡镇15万元、行政村3万元、村民小组1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4年,全县新增加投入了800多万元,用于提高村(社区)干部及基层党支部书记待遇、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和 “红色信贷”等工作,投入18万元为全县360名村(社区)干部购买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为500元/人/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真正变“群众动嘴”为“干部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