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主要做法

发布时间:2014-07-01 10:20:01   来源:云南省纪委

昆明市五华区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把推进“三转”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并用“三转”的新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成果。

一是注重建章立制,织好制度的笼子。先后出台十余项干部队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着力防范“灯下黑”现象。制定《工作过错登记问责实施办法》,惩处工作不在状态的纪检监察干部;制定《五华区纪工委管理办法》,对纪工委干部职工提出“三严禁四不准”的要求;制定《关于实施纪检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的意见》,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网络化管理、网格化监督、数字化考核;制定《案件集中审理工作暂行办法》,解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审理不规范问题;制定《调整不适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对不称职的纪检监察干部坚决调离。

二是坚持铁腕反腐,打好法纪的板子。区纪委始终坚持突出主业主责,切实把查办案件作为“第一业务”抓紧抓好,对辖区腐败行为“零容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严明的政治纪律环境。通过实施“一案双查”、有奖举报、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建立办案人才库、自办案件年底考核加分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案件查办工作的开展,以反腐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近两年来,区纪委累计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146件(次),立案20件,结案1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2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考核评定一等奖。同时,区纪委注重典型违纪违法案件的剖析,认真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和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以查促教、以查促纠、以查促建、以查促管,实现了回应群众、教育干部、完善制度、治理风气的综合效果。

三是实现角色回归,找准自己的位子。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明确定位、理顺工作关系,切实履行“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能,着力解决纪检监察机关当前存在的工作泛化、职能异化、主业弱化等问题。区纪委要求10名街道纪工委书记和7名区属党委纪委书记牢记自己姓“纪”而不姓“包”,屁股坐正、位子找准,不得监管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关的其它业务工作;精简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已着手从全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等30余个议事协调机构退出;优化整合内设机构,拟撤并执法室、效能监察室、纠风室、党风廉政建设室,成立党风政风监督室、效能执法监察室、案件管理室和干部室;给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压担子”,规定各街道纪工委每年必须有一起自办案件,否则在年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时给予扣分处理,并视情况对纪工委书记进行问责。

四是深入基层一线,用好民意的尺子。区纪委紧密结合自身工作,既听顺耳话、更听逆耳言,既看笑容、更看愁容,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用心办理群众诉求,着力查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用纪检监察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对抓作风、抓反腐的“信心指数”。如,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水晶宫社区、柏枝园村民小组联系走访群众,收集和反映民情意见125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56个,协调资金10万元解决了西翥街道办事处上瓦恭居民小组近160户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拖欠云南鑫兴泽环境资源产业有限公司500余万元征地赔偿款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组织纪委开放日等形式,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了解全区干部职工在执纪执法、为民服务、工作作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发现并严肃查处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对一名作风粗暴、影响干群关系的街道纪工委书记予以通报批评的问责,对一名违规截留中央补助资金的街道办事处干部进行立案调查。(云南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