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强调了八点要求。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八条”从严治党要求,拓展纪检监察机关派出机构改革潜效?
主动协助归口单位加强思想教育,当好“保健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因此,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如同社区医生,要根据党的事业改革发展需要,按照上级纪委的统一安排,运用各种与时俱进的“保健”方法,主动协助归口单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当好“保健员”。各级纪委统一布置的建设文化长廊、举办廉政书画、微电影、文学作品创作,主要领导上廉政课,接受警示教育等一系列反腐倡廉思想教育活动,对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一套很好的“保健品”。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受到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深入归口单位,摸清底数,当好“体检员”。如果派出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不深入,不上门,不认识和了解归口单位班子成员,不熟知各科室职能,不按全区各级纪委制定的工作规则监督,就成了“盲人”盯梢。因此,要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就必须深入了解归口单位情况,在自己的责任区里帮助党组织、党员、干部“体检”,建立廉政档案。“体检”方式可采取常规座谈,经常上门找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交心,查阅班子会议记录、班子成员的纪实手册等有关资料,或针对某一重点事项进行深入检查、现场督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才能知晓“卫生死角”,才能更有效地找出可能发生和易发、多发“病毒”侵蚀党员干部肌体的“病源”,从而更有针对性与该单位党委(党组)探寻打扫“卫生死角”,防范“风险点”,及早做到防微杜渐,进而有效履行监督之责,传导压力。
敢于担当,盯紧作风,当好“卫生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王岐山同志多次讲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小权力”若有太多出口,吃拿卡要、庸懒散拖就总会换个花样卷土重来。唯有常除垢、常击掌,才能强身健体、清淤排毒,以源头活水、保霁月光风。因此,派出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自己的责任防区内,要像“随军卫生员”一样帮助伤员及时处理“伤情”。要敢于担当,严格按照各级纪委制定的工作制度主动作为,紧盯各单位的作风建设,瞄准“四风”,聚焦问题,围绕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事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主动巡查监督。要善于监督,更要用智慧监督。同时要善于引导归口单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提高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派出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主动协助好归口单位持之以恒抓行风、纠“四风”的同时,有必要时常驱除“毒蚊子”,严防“毒蚊子”传染各种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给招商引资等经济建设带来阻碍“疾病”。
抓住重要环节,突出重点,勇当“手术员”。“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要切实履行执纪职责,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采取管用的措施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使违纪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这样既有利于防微杜渐,也有利于教育和挽救干部。派出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这样的“全科社区医生”,要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就必须不断学习各种现代知识,运用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抓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跟踪深入监督,及时发现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协调归口联系单位修正错误,改正工作,掌握监督检查工作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