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六个围绕”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发布时间:2014-12-19 16:15:02   来源:昆明市纪委

今年以来,五华区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相关纪律要求为切入点,认真查找和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动真碰硬的坚决态度,围绕六个方面狠抓作风建设,狠刹“四风”突出问题。1至10月,全区问责领导干部33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清理整顿超标办公用房1394.98平方米;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8项;全区会议数同比下降18.8%,文件数同比下降29.3%;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48.9%,公务接待人数同比下降45.7%;公务用车支出同比下降31.19%;因公出国(境)支出同比下降70.6%,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进。

一是围绕关键节点抓作风。组织全区19019名党员干部作出“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的承诺;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期间向全区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廉政告知信、廉政警句手机短信4000余条进行提醒教育,先后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开展明察暗访,检查餐饮、娱乐及休闲场所150余家,排查车辆430余辆,严格整治公车私用、公款送礼、公款吃喝、乱发钱物、收受红包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

二是围绕效能提升抓作风。聘请109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对全区59家单位部门、服务窗口、执法部门开展明察暗访70余次,发现和整改问题20余件次,先后查实区安监局、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办公室、龙翔街道办事处管理松散、工作纪律不落实、个别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玩游戏、看电影、逛淘宝的情况和区妇幼保健中心服务承诺一次性告之制度不落实,办事群众长时间、反复跑,意见大的问题,对具体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进行提醒诫勉谈话处理。

三是围绕重点领域抓作风。以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点,加快“三合一”网络平台建设及并联审批工作,把网上审批、政务公开和推行电子监察相结合,促进了部门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对全区118个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展开督查、32项重点工程落实问效,提出督查整改意见62条,开展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查处问题2起,问责2人;对21名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的情况进行了清理和规范;在全区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区属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工作,目前已有189家单位完成第一阶段的自查自纠工作,没有发现“吃空饷”问题。

四是围绕群众利益抓作风。针对侵害群众利益、惠民政策缩水走样等问题,从征地拆迁、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卫生、案件分析通报、民生资金电子监管平台10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查处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各类违法案件183起;对退耕还林资金、救灾资金、种粮农民补贴等九个惠农项目资金314.99万元进行抽查,没有发现截留、挤占现象;做好“云南省民生资金监督平台”的维护运行,目前,我区已纳入监督资金13项,资金总额4187.9872万元,资金流动、执行情况正常;持续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畅通群众诉求“五级联动”工作,“五级联动”录入监督平台覆盖全区所有社区,1至10月录入群众诉求件1983件,办结1980件。

五是围绕警示教育抓作风。对违反作风纪律规定的问题出重拳、下猛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全区范围内通报了大观街道“酒后执法”、区国投公司和西翥街道“公车私用”、区道桥处桥梁维护所职工上班时间在办公场所打麻将等4起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六是围绕建章立制抓作风。对全区近10年来出台的涉及“四风”方面的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清理,切实做好制度建设的“废、改、立”工作。区委常委会先后2次专题研究讨论制度建设计划方案,提出需要“废、改、立”的制度规定共75项,其中,予以废止33项,修订完善12项,新建30项,并将制度建设任务分解督办,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制定实施《五华区加强作风建设问责办法》、《五华区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动议办法(试行)》、《关于严格规范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五华区民生资金监督检查的规定》等一批制度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严防“四风”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