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解难题 办实事 赢民心

发布时间:2014-11-06 13:22:25   来源:红河州纪委

“现在公款吃喝的少了,公车私用的没有了,党风政风更好了。”

“红冉公司与胶农之间存在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了,胶区开始和谐发展了。”

如今,在红河州绿春县,“五个一批”工程实施的成效开始显现,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幸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绿春县按照“解一批难题,办一批实事,化解一批信访积案,查处一批问题,树立一批典型”的部署,有力推进扫“四风”、反腐败、提效能、树典型等工作。为更好地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全县发展方式好转、生活环境好转、干部作风好转、社会和谐发展。

解难题办实事赢民心

绿春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解决难题、办好实事作为工作重点。

元绿二级公路绿春隧道及过境线是该县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该工程建设由于资金、地质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收尾工程。而绿春县城街道又是惟一的过境道路,过境车流量较大,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因此,打通过境线成为绿春人民的迫切愿望。

为尽快打通绿春过境线,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不仅是绿春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各方与时间赛跑,向速度要效益。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提前一个月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元绿二级公路绿春隧道及过境线仅是绿春县解决难题、办好实事的其中之一。该县以整治县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为关键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群众最需、最盼、最关切的问题,投入资金183万元,免除部分高中学生的学费,受益农村普通高中学生2280人;投入资金150万元,开展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5000人;投入资金15万元,开展乡村医生培养工程,培养乡村医生30名;投入资金80万元,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有200个村受益;投入资金75万元,实施边境一线农村“村村亮”工程;投入资金9.8万元,实施边境一线农村国旗台建设工程。同时,实施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让老年人笑逐颜开;实施的“明白人”“带头人”工程,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为1629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建立健全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   

一个个难题,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一件件惠民实事,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

化解信访积案促进和谐

能否解决好信访积案,是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的直接体现。

绿春县红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与胶农的产权纠纷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纠纷遗留的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群众增收致富。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把啃下这块“硬骨头”作为衡量党委、政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准。把该问题作为首要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以化解胶区矛盾纠纷遗留问题为切入点,抽调202名党员干部组成7个工作组进驻胶区开展调处工作。工作组通过开展“进胶林、进村子、进农户,与胶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深入细致地走访群众,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做好红冉公司与胶农的思想工作。并实行“三个一”制度,即每天一汇总、每天一研判、每天一报告,创新“驻村工作组一线受理,综合组定点接访”工作模式,做好普法教育工作,化解一批农村矛盾纠纷积案。目前,驻村工作组走访胶区群众1.1万余人次,接访胶农代表2000余人次,调解积案35起。通过工作组、公司和胶农3方,对大黑山橡胶场的橡胶林地逐一进行普查、确认和评定,目前,大黑山胶区林权、地权基本明晰。多年遗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让胶农无不欢欣鼓舞。

“我们胶农与橡胶公司之间多年的利益纠纷,今天终于得到有效解决,大家心里暖和。”胶农杨阿望感激地说。

在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同时,绿春县还及时回应胶区群众诉求。协助半坡乡政府抓好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了一批“饮水安全工程”和“农网输变电线路改造工程”,并组织、发动工作队1000余人次,全力开展半坡乡“8·20”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应急救灾工作。

树一批典型凝聚正能量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绿春县把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现阶段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采取“找”“挖”“扬”“推”“引”5举措,挖掘培树了一批“群众信服、影响力大、带动效应强”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激发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的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增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先后树立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胶区工作队、农业局、林业局等一批先进集体,在群众中树立了榜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李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