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苗寨廉韵浓——富宁县里达村委会廉政文化示范点侧记

发布时间:2013-11-11 15:57:00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里达村文化广场上农村文艺队正在排练壮族廉政文艺节目

在村街道两旁和文化广场里,一幅幅生动有趣、简洁明快又发人深省的廉政名言警句、廉政标语、廉政漫画、廉政广告和民族传统文化图腾,让该村的党员干部们感觉得一股清廉风气扑面而至,沁入心扉,更好地树立不贪不占、真心为民的廉政思想。这是富宁县里达镇里达村委会实施廉政文化建设,让当地干部群众深受教育的一个缩影。

里达镇、里达村党员干部廉政一句话

近年来,云南省富宁县里达村委会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该村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可看、可学、可思、可鉴”具有壮乡苗寨特色的廉政文化。由于该村廉政文化建设亮点突出,教育示范作用明显,2011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

该村投入10万余元建成“一街、一场、四室”的廉政文化载体。一街:即廉政文化一条街。以集镇新区河边街道为载体,在街道两侧设置了14块廉政宣传展版,内容包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画廊以及廉政文化园地等。一场:即廉政文化广场。把休闲文化广场建设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阵地,在广场设置了村委会“三务”公开栏、廉政文化展板、廉政一句话、廉言警句等。四室,即教育室、活动室、图书室、展室。教育室: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建设党风廉政教育室,将廉政教育纳入到村组班子学习会、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和党课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两个条例”等党纪条规;活动室:创建了一个面积为40平方米的廉政文化活动室,室内各种排练、管理等制度健全,为廉政文艺宣传队提供了一个活动、交流、沟通的平台;图书室:建成“廉政文化图书室”,内有廉政文化论坛、廉政报刊、科学技术丛书等书籍5000余册,阅览人数已达3000多人(次),室内还配有10台电脑,可供干部群众上网查阅廉政文化、纪检监察、新闻、科技、经济等信息。民族文化展室:通过对全村民间民族文化的收集、挖掘展示,丰富了该村廉政文化建设内涵。该村党总支书记周永康说:“这些廉政文化标语、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橱窗、廉政文化活动室等是我们村打造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时建立的,它不仅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中起热烈反响,而且得到了省、州、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吸引了州外、县外一些党员干部到我们这里来参观、学习。”

里达廉政文化一条街

2013年大年初三,村民王愚早早就督促妻儿起床,就像往年一样,他们一家三口和四面八方的乡亲们不约而同的涌向里达村文化活动广场观看廉政文艺演出。“这种廉政文艺节目演得很好、通俗易懂,我们容易接受,感到很满意”,村民王愚这样高兴的说:“希望儿子经常得到健康的文艺节目熏陶,长大后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近年来,里达村群众自发组建了龙泉花灯队、嫂子花灯队、夕阳红文艺队、舞龙舞狮队等多支文艺队,自编自创各类文艺节目,有廉政歌曲、舞蹈、小品、快板等廉政文艺作品。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反映新农村建设、党政廉政、农村生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如《劝哥莫贪》、《幸幸福福过小康》、《里达家乡变了样》、《里达欢歌唱不完》等。逢年过节,文艺队深入到各村小组、学校开展演出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每年春节初三至初六,几个文艺队义务轮番演出,让上万名群众在享受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如《红苗对歌》中的“说廉政到廉政,廉政就像一杆秤,谁轻谁重它明了,劝君务必心放正。”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山歌,让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受到很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村民过上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春节,给许许多多的人离开酒桌、麻将桌和纸牌摊,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该村还把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农村成人技术学校等阵地,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培训。组织党员和村干部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党纪条规。同时,还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将农村廉政教育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的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良好效果。利用“清明、端午、春节”等节日,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到该村革命遗址开展教育活动,举行民族舞蹈表演、唱革命山歌、演小品等形式,回顾艰难岁月,牢记光荣传统。

在里达村委会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各乡镇结合本地的实际,积极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涌现出“比、学、赶、超”的现象,新创建了阿用乡萝坡村、归朝镇小河口村、洞波乡西六村等一批新的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不断拓宽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领域,营造了尚廉崇廉的良好风尚,激发了村干部、村民廉洁服务的自觉性和工作干劲,营造了崇尚廉洁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该村投入了300多万元进行街道硬化,分别在瓦蚌、田沙、肖家湾、旧寨等10个村进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在龙楼、长沙、赏家湾等8个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产业发展上,依托富田边境公路经过该村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甘蔗等产业,为群众增收3000多万元,目前,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潘朝东 陆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