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推进软环境建设之成果篇——“三个维度”掘金软环境

发布时间:2013-10-22 10:46:00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临沧市推进软环境建设之成果篇

——“三个维度”掘金软环境

(云南民族时报2013912A4版刊载)

本报记者 孙本梁 余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年来,临沧市软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让其可望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审视自身、大步向前,站在又一个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时间节点上,找准定位,紧扣软环境发展命脉,临沧不断顺势而谋。

  深谙“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之理的临沧人清楚地知道只有下“硬功夫”,优化出“软环境”,才能形成“洼地效应”和“集聚效应”,才能让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纷至沓来。

  回望三年来,不断刷新的速度、不断出现的举措、不断完善的环境,临沧软环境建设成果尽显“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态势。

  2012年底,全市新增企业1081户,总量达到4702户,比2009年增加了30%;个体工商户新增21762户,总量达56961户,比2009年增加了6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平均增幅达15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幅达274%;软环境测评满意率达92.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办事效率‘快’字当先,服务企业‘亲’字当家,执纪问责‘严’字当头。”对临沧的软环境建设进行抽丝剥茧后,人们往往会解读出这样的“三个维度”。

  办事效率——“快”字当先

  改变原有的轨道和速度,才能找到改变的发力点。临沧市的决策者们心明如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于是,一系列新举措接踵而出:

  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对全市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改革后,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24项减少到了63项,各县(区)的行政审批事项也由平均400余项精减到了50项以内;

  实行集中审批服务,强力推进“二集中、五到位、四个一”改革。即: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把所有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机构、审批事项、审批人员、审批权力、审批公章进入中心到位,实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临沧市通过对市级26个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审批前置性条件由原来的平均6项减到了3项、申请材料由原来的平均7项减到了4项、审批环节由原来的平均7个减到了3个、办理时限由原来的平均1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7个工作日。各县(区)也开展了相应的流程再造。

  审批机制灵活了,服务通道自然更加通畅了。

  通过不断优化软环境,临沧投资吸引力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如深圳卡蒙特公司、福建泛华公司等一大批投资额度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和企业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落地注册,为临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企业——“亲”字当家

  服务是一扇窗,见一斑而窥全貌,透视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服务是转动经济魔方的“试金石”,是赢得外来实体经济落地生根的“软实力”。

  “瞄着问题来服务,怀着感情来服务,带着责任来服务。”这是很多企业对临沧市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责任型转变,部门工作人员也从“管理员”向“服务员”角色转变,对客商争做服务上是保姆,感情上是兄弟,工作中当考生,后勤方面像娘家。

  由于摸清企业和群众缺什么、忧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及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全方位的支持,全市上下已呈现出一片爱商、亲商、护商的景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例如,临沧市工信委通过深入开展 “进农村、进园区、进企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三进三服务”活动,先后帮助滇红集团公司争取国开行平台融资5000万元;帮助红河茶叶公司由市工投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协调沪农商村镇银行融资400万元;通过现场调研,现场协调力所能及的帮助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需求等等,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执纪问责——“严”字当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临沧市以铁腕治“飘浮”,把制度建设作为优化环境的重点,以制度管人管事,凝聚优化环境的工作合力。

  为此,临沧市先后出台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征询企业意见制度》、《行政执法机关涉企处罚规定》、《涉企检查准入规定》等一批惠企惠商政策。

  同时,在全市挂牌保护的40余个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软环境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1名兼职监测员,负责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职能部门工作执行力、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畅通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解决客商投诉问题。三年来,市、县(区)两级共受理软环境方面的投诉举报问题297件,办结295件,办结率99.3%

  在推进全市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实施“工作成果倒逼法”,把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通过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问责倒逼效果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机关干部中存在的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对破坏经济环境的要敢于“亮剑”,对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要敢于让他“下马”,切实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软环境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三年来,全市共问责干部218人,其中:处级干部28人,科级干部124人,一般干部66人。通过严肃执纪问责,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

  另一个维度上,谁是第“四”?

  除了已经成功站位的“快”、“亲”、“严”,“资本向临聚集”会成为这一维度上的第四吗?

  临沧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通过积极努力,英国联合利华、法国拉法基等国外500强企业,中国三峡集团、昆钢、云南白药、云天化等中央和省属大型国有企业,世纪金源、江苏雨润集团、广西南华糖业、广东恒福集团等国内大型知名民营企业纷纷进入临沧投资发展。

 同时,投资已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延伸,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如原料在省外、市场在国外的临沧卡蒙特纺织服装制造有限公司,一期年加工700万件服装生产线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解决数千人就业,年销售收入可达数亿元。

  投资规模已从几亿的小项目提升到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如与广西南华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糖业二次创业”和林浆纸板一体化项目,协议投资规模达100亿元。

  随着招商项目的落地、建成、投产、达产,招商引资项目对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2011年在全市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6.7亿元中,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达82.7亿元,提供的税收达到7.8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66万个,提供100人以上就业岗位的项目有34个。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世界佤乡、天下茶仓”、“中国红茶之都”、 2013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如今,这一块块“美丽品牌”,不仅镌刻着临沧前行印迹,也高位提升了临沧的软环境品牌。

  在这样美丽大背景下,246万临沧人民豪情运笔,以优化软环境提升硬实力的自觉实践,与到临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共同谱写着赢得未来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