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一体推进“三不” 提升治理腐败效能

发布时间:2021-02-04 08:52:26   来源:丽江市纪委监委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三者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现了他律与自律、法治与德治、惩处和教育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丽江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贯通融合的实现路径、有效载体和具体办法,使其同向发力,形成叠加效应,增强综合治理效能,为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提供坚强保障。

一、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针对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其他一般性问题,推进“政治关爱式”谈话,规范对党员干部的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工作,增强监督的仪式感、神圣感;开展“蹲点式”调研监督,下沉监督力量,全面掌握区域和部门政治生态及“关键少数”情况,精准画好“政治画像”;改进完善“函询”方式,改变单纯依靠“函询”文来文往、见字不见人、见材料不见情感的做法,提高监督工作的见面率、面谈率;开展“体验式”监督,深入行政审批机关、便民服务窗口等一线办理具体业务,发现和推动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和作风问题。切实履行监督首责,制定实施“1+2+N+1”监督联动办法,做到“四个监督”工作统筹安排、力量整合使用。探索实施“派单制”方式分配监督任务,聚焦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重大项目推进,促进重点难点问题瘦身清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减力度,不变节奏,不松尺度。2020年1-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775件,增长4.73%;立案审查408件451人,增长3.82%;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0人,增长1.19%。市纪委市监委立案审查市管干部16件17人。同时,出台了《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试行)》《丽江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为干部澄清正名暂行办法》等办法,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2019年以来,采用当面澄清、会议澄清、书面澄清、网络澄清等方式,为30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给予澄清正名。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落实,紧抓重要时间节点,开通“四风”问题即时拍举报平台,坚持高频次检查、高刚性执纪、高密度通报,2019年发现问题99个,移交党委(党组)整改91个。“剑指”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突出问题,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件,处理33人,通报曝光10批17起典型案例。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制定《丽江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项措施》《丽江市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二十条措施》,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身改起。紧盯在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2件7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8人,通报曝光11批65起。着力推动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市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由300项整合为76项,各级文件减少30%、会议精简30%。

推动政治巡察具体化常态化。聚焦党委(党组)政治责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紧盯不担当不作为、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关键少数”五个重点,把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式”巡察贯通起来、穿插使用,推动政治巡察具体化常态化,着力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2020年以来,市县(区)同步完成三轮巡察,巡察党组织149个,发现各类问题1773个,移交问题线索118件,推动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四届市委已开展10轮巡察,巡察党组织46个,占“全覆盖”任务的64%。一方面,创新巡察方式,提升巡察质效。采取“巡察+脱贫攻坚”、提级巡察、巡乡带村等方式,对3个县(区)22个贫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发现问题555个,移交问题线索82件。制定《关于巡察工作向村(社区)党组织延伸的指导方案》,指导县区对313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覆盖率达67.17%,发现问题918个,整改完成830个,移交问题线索41件。探索推行“巡察组+审查调查组”的模式,强化对巡察中期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发现的重点问题线索及时研判处置。建立巡察业务常态化培训和新提拔干部参加巡察工作机制,在巡察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永胜县建立完善“1+10”(即:1个责任清单、10项工作制度)巡察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巡视巡察整改。先后8次开展省委巡视整改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下发10份督办通知;制定《关于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建立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联动整改督办机制,对31家市直单位开展巡察整改专项督察,对落实整改责任不力的5个单位18人进行严肃问责;召开脱贫攻坚巡视巡察和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全面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巡察整改落实见效。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是聚焦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通过召开专项治理专题总结部署会、工作例会、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反馈整改动员会以及重点调研督导、检查抽查、全面排查、直查直办、“一案三查”“红白榜”通报等方式,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宁蒗县纪委县监委对宁蒗县西布河乡原民政干事杨梅贪污民政资金案,坚持“一案三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压实“两个责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5个县(区)6个市直部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交叉检查、重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3个。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98条,处置691条。采取群众代表参与办理信访件的方式,制定了《丽江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群众参与方式办理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试行)》。二是深入推进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切实抓好漠视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面向社会公布2批专项整治成果,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67个,处理1161人,通报曝光83批131个问题307人。三是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把扫黑除恶与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紧盯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对所有涉黑涉恶案件进行领导包案、专班查办,严格落实线索研判、一案三查、协调办案、督查督办、直查快办等工作要求,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81件9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3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组织处理2人。在查处群众反应强烈、有影响的案件上取得突破,深挖李晓龙涉黑案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查处涉案公职人员25名。

二、深化以案促改,构筑“不能腐”的制度体系

以专项治理推动以案促改。围绕旅游市场秩序持续整治,督促推动旅游执法履职监督办公室和涉旅部门深化运用“1+6+N+1”旅游监管模式,促进了旅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督促推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接待办等职能部门牵头制定《规范津贴补贴相关文件汇编》《丽江市市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丽江市市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深入推进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对全市人防系统开展机动巡察和专项审计,对巡察和审计发现移交的问题线索及时进行初核立案,以“贴身监督”的方式,督促推动清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3425万余元,追缴金额完成率达84.47%,及时向市人防办下发纪律监察建议书,督促指导其认真履行主任责任,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健全议事决策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强化制度执行。针对巡察发现的基层财务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执行财经纪律不严,基层干部贪污、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财政、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市委督导组进驻宁蒗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督导,推动宁蒗县探索组建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上先行先试后,组建成立全市财务结算中心,推进47个市级预算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有效防范财务管理廉政风险。

深化纪检监察建议成果运用。聚焦市民宗局原局长胡志海、市林草局原局长沙玛阿嘎、市人防办原主任黄光富、市法院原副院长柳跃祥等严重违纪法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责任缺位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分别召开政治生态分析评估会和以案促改联席会,有针对性地向案发单位或涉案单位、关联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将“一纸建议书”变成问题协同整改、系统综合治理的“指南针”,不断增强“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实现一方治理”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探索建立“提出建议-单位整改落实-跟踪督导调度-再监督再检查-结果综合运用”的纪检监察建议工作链条,完善限期反馈、“回头看”、提醒预警、考核评价“四项机制”,形成以案促改工作闭环,确保整改建议落地落实、取得实效。2020年以来,市纪委市监委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4份,督促指导有关县(区)和部门整改问题143个,修订完善制度规定223项。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充分发挥“1+2+N+1”监督联动机制作用,统筹整合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监督合力,加强对案发单位的监督检查,推动以案促改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督促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推行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对依法清权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进行规范,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科学配置领导班子成员权力,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推动建立“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日常纪实监督系统,对照市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意见》规定的各项程序和要求,以建立专项工作台账、实时记录集体决策执行情况、运用数据分析研判、预警提醒限时整改等方式,建立完善权力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

三、做实警示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加强警示教育阵地建设。结合“三个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作用,市级和1区4县均建设了廉政教育基地,古城区建设有廉政教育基地,玉龙县结合石鼓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建设廉政教育基地,永胜县建设了廉政教育基地,华坪县建设了廉政教育公园,宁蒗县建设了小凉山廉政教育基地,实现了“县县有廉政教育基地”阵地建设全覆盖。通过开展资料收集、案例选编、展厅布置等工作,及时对廉政教育基地进行改版升级,选择的案例更典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宣传典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注重抓好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深刻剖析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说纪,就案明法,教育和警醒广大党员干部。

用好身边反面典型案例活教材。召开全市旅游系统、环保系统、政法系统和全市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举办处级领导干部家庭助廉警示教育和廉政家访活动,支持指导四县一区因地制宜建设廉政教育阵地,精选案例拍摄《正风肃纪在丽江》《毛建华案专题警示教片育》《家风润丽江 清廉抚我心》等专题片,在《丽江日报》开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专栏,在丽江电视台开设“清风丽江”电视专栏,编印《丽江市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通报》《丽江市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典型案例汇编》,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到监狱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警示教育350余场次,约5.2万人次接受警示教育。

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建立“一案一通报、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治”机制,坚持每查结一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都在案发单位宣布处分决定,全面解读纪法条规和制度规定;要求案发单位同步开展警示教育,同步制定落实以教促改、以案促教、以改促建工作,让处分决定“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探索推行召开支部会或干部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发放违纪违法人员个人忏悔书、在党内、在单位内公开有关案情和向社会公开以案促改情况,督促案发单位开展以案明规、以案普纪、以案释法、以案说责等警示教育,扎实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注重正面典型示范带动。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建立每天学习1小时、每周集体学习1次、每月熟读1本书、每季度1次主题党课、每年1次“政治体检”的“五个一”学习制度,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利用本地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开南研习所、海腰事件纪念地等红色教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以举办党内法规培训班、开展“学条例、在线测、见实效”活动等形式,培育纪律文化。深入挖掘张桂梅、杨大林、沙天文等本地先进典型的时代特征、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传承和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传递崇德、清明、公正、自律、担当的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把忠诚干净担当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四、探索智慧监督,用信息化的手段一体推进“三不”

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创新性的打造了集监督执纪监察、政治生态环境评估、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管理、巡视巡察信息管理、扶贫资金大数据监管“五位一体”的监督执纪“最强大脑”,将神话故事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了现实。

监督执纪监察系统——让案件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依托纪检监察专网研发了监督执纪监察一体化全流程平台,以线索管理为主线,严格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设计流程,集处置、查询、预警、统计、分析、比对、管理、结果为一体,从问题线索受理、分办,初步核实到立案审查和移送审理全部在专网上批办。同时,系统设置了办案预警信息平台,对所有涉及办案期限的环节均设置了相应的预警期限和绿、黄、红(黄灯提示案件即将到期,红灯提示案件超期,绿灯表示案件已办结)三种预警提醒提示,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便可发出督办通知,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办理,使案件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党风廉政建设监管系统——让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更加精准有力。系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OCR图像识别等技术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并根据党员干部信息、案件查处、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情况,结合蹲点式调研、巡视巡察、日常监督检查、民主生活会等工作情况,分析了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精准监督和考核。同时,平台能直观看出区县留置空白点、派驻纪检监察组执纪审查空白点、乡镇自办案件空白点,以及办案的全部数据与违纪领域类型,快速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科学有效的对各县区、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政治生态环境评估系统——让政治生态分析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内网百度百科”政治生态环境评估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含村监委)廉政档案。结合蹲点式调研、巡视巡察、党风廉政考核、日常监督检查、民主生活会等工作情况,分析了解单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供准确的单位政治生态环境信息,对单位政治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比,把本地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情况和政治生态情况摸清摸准摸透,既了解“树木”又把握“森林”,使政治生态评估由“模糊”走向“精准”,由“估计”变为“统计”。同时,系统还结合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信访举报、履行主体责任等情况,自动生成综合评估报告,并发送预警提醒。

巡视巡察信息管理系统——让巡察利剑更显锋利。巡视巡察管理系统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巡察问题线索管理、人员管理、统计分析,直观展示每轮的巡察发现问题线索情况和整改情况,为实时掌握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提供有效参考,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现网上填报、审批、移送、流转,通过开展派单式监督,对巡察反馈、交办、整改、公开等环节进行时限公示和预警督办,提高监管整改的精确度和时效性。建立巡察干部库,严格按照巡察人员配备要求,一键生成巡察组名单,实现巡察组人员的合理配置,既满足地域回避、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的要求,也能有效破解“熟人社会”、“人情干扰”等难题。同时系统还能发挥“大数据”信息分析查询功能,对巡察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高效利用,实时分析一个地区一个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政治生态进行有针对性整治。

扶贫资金大数据监管系统——让扶贫数据主动“开口说话”。智慧监督扶贫大数据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开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融入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将涉及扶贫资金发放、惠农补贴、社会救助、公职人员基本信息等数据进行汇集,利用监督比对模型进行大数据计算,对民生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可疑数据及时预警。利用平台的信息比对作用,对低保对象识别不精准,导致错保漏保以及“人情保”“死人保”“关系保”“富人保”等现象进行有效整治,将以往进部门、看台账、进农户式的“人工跑腿”传统监督升级为“数据跑腿”,解决了监督方式单一,人力、时间成本高的难题,监督从“翻山越岭取点抽样”到“足不了户全面了解”的转变,快速准确锁定问题,大大提高了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