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14-12-29 11:26:03   来源:云南省纪委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能否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方法,对落实十八大精神要求,在实践中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变动,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趋向、利益诉求等都呈现新的变化,由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

(一)工作对象的多元化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类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问题不断显现,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工作对象的多元化直接带来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等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由于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人民群众中出现了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利益群体。他们反映的问题往往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相互交织,合理意见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的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的人为操纵相互交织,这些特点导致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明显加大。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流动性的加快也给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传统的建党模式和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方式及渠道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团结、凝聚最广大群众的作用,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加大各方面群众工作的力度。

(二)工作重点呈现民生化、民主化。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就业紧张、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日渐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重大因素,这就决定了关注民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因此,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当前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广大群众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制观念等不断增强,他们对公共事务越来越关注,对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成效越来越重视。他们要求改变那种认为党与群众之间是命令与服从关系的错误认识,确立党的群众工作中党与群众是平等主体的先进理念,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使自己的行动建立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之上。同时,他们对实现自身群体利益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这种要求开始从普通化的物质利益向精神利益、民主权利转变,越来越注重公平、正义、地位和尊严。他们开始主动地关心和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利用各种渠道介入国家政治生活。所有这些,固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证,但同时也必然要求当党对群众工作的传统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变革。

(三)工作环境呈现多维性、复杂化特点。市场经济、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媒体舆论等构成了群众工作的多维、复杂环境。过去由政府直接分配资源实现群众利益均衡化的方式逐步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各种各样非行政性的社团组织、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迅速发展,大量的劳动者在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工作和生活,党和政府不再是群众唯一可依赖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变革时期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无时无刻不对群众的思想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而科技的迅猛发展则为它的传播,包括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它们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管理的能力和绩效,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等群众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有效领导,如何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如何与日渐商业化的媒体进行协调,以实现对信息资源控制和干预的良性循环,在群众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工作主体呈现退滞化、不适应的特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系列新变化,客观上对党的群众工作主体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在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方面,许多党员干部表现出理念滞后、方法陈旧、能力不适等诸多问题。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素质不高,很难担任起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帮助服务群众的重任;有的未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不是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是把自己当做群众的救星,不愿意与群众进行平等对话,不重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更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落后,仍然习惯于过去“我说你听”的传统说教,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和互动性;有的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命令,强制、压制的方式要求群众、解决矛盾,致使党群矛盾、干群矛盾升级恶化甚至因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更为深层和普遍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制度的有效约束,许多地方的群众工作带有很强的临时性和随意性,甚至出现群众“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新时期影响群众工作的社会矛盾和障碍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社会思潮、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在贯彻群众路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群众工作就会做不好、做不到位。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利益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再现多方面、深层次、高要求的特点。特别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大潮中,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新旧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出现了思想上的困惑与行为上的偏差,以致信念迷茫,信仰危机,信任缺失,道德滑坡,理想淡化,精神空虚,人格沦丧,价值观偏移。甚至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有钱就可以有一切,钱权交易,钱色交易,钱钱交易,结交“富婆”,专傍“大款”,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问题增加了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和障碍。

(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既为我们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了解和吸收当今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西方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呈现新特点,新趋势,不仅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我们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转移到中国。强力输出“西方自由”、“普世价值”,实施“颜色革命”、“和平演变”战略,一刻都没有停止,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政治图谋,也从未放松过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特别网络化境遇下的传播方式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网络传播诸多特点构成了强大的渗透功能,这就为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条件。这种强大的“冲击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渗透性”。

(三)社会阶层分层及群众主体分布比较复杂,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既得利益者越来越“垄断”利益最大化。仅就在经济发展建设方面而言,问题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一是大兴土木、开发建筑与冲破红线、与民争地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二是野蛮霸道、强拆硬占与安居乐业、老有所养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由于野蛮强拆使老百姓唉声叹气,怨声载道,甚至矛盾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极坏影响。三是污水废气、毁林荒漠与美丽中国、快乐生活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四是政绩工程、GDP数字与科学发展、幸福指数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虚报浮夸,统计注水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有人想扭转这种局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退避三舍,望而却步。五是既得利益、特权阶层与群众利益、人民公仆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至此在社会上“仇官”、“仇富”、“仇怨”的人群心态和行为现象应运而生。六是坑蒙拐骗、先富暴富与诚实劳动、共同富裕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特别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个人切身利益问题,如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出行难,坐车贵,还有食品、药品安全保证,人身、居住安全保障,等等。这些矛盾处理不了、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冲突;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解决不了,更容易使矛盾激化。尤其会使一些人产生思想情绪,抵触情绪大,意见、牢骚、怨气多,导致群众反映、群众来信、群众上访、群体性事件、案件易发多发高发。

(四)“官本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斩不断,理还乱。“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依然存在。“当官做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公仆”造成领导形象较差,威信不高,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形象和威信。尤其“官场”说假做假,造假贩假,以假乱真,如假话、假象、假政绩、假文凭、假学历、假年龄、假档案等等,搞得老百姓不知道谁真谁假。要做好群众工作,要想解决基层问题,必须从上到下首先解决上面“做官”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铿锵之语,也是庄严承诺,“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三、新时期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建议

(一)创新群众工作理念,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首先要做到理念创新,实现群众工作理念的科学化。第一,从领导群众到服务群众。党与群众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这种领导是带领和引导,而不是强迫命令。党的领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从根本上取决于党能否以有效的全方位服务来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从行政命令到民主法治。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决反对 “代民作主”、越俎代庖等行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增强民主法治意识,提高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第三,从因循守旧到改革创新。党员干部要有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大胆吸收借鉴西方某些政党开展民众工作、处理党群关系的先进理念,重视总结我党群众工作的新鲜经验,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新路子。第四,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就是因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某一部分人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部分人的具体利益。在各种诱惑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能否站稳群众立场的根本标尺,就在于能否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要特别注意引导群众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特别重视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要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群众更注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思想工作已经苍白无力,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基本经验。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党要成功开展群众工作,不仅需要坚定的群众立场、先进的工作理念,还要有恰当、正确的方式方法。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改变行政命令或行政管理的粗糙的强制性方法,综合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多种方法,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为主解决群众问题;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把依然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与应运而生的新方法结合起来,推动群众工作从过多依靠单位集中到主要面向社会分散,从单一、平面到多样、立体展开,从重点推进到全面覆盖的根本转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开辟新渠道,如通过互联网留言板、热线电话、市民论坛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特别是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利用,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宣传、教育群众中的积极作用。总之,只有综合运用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更具实效的多样化形式,才能不断开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四)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机制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第一,健全群众工作决策机制。围绕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这一核心,将群众的意愿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以决策的制度化、民主化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第二,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疏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创新群众利益表达载体,保证群众意志和愿望能够通畅的表达,保证党的群众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第三,健全矛盾排查机制。针对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的多发性、复杂性和局部尖锐性的特征,采取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矛盾排查和摸底工作。对于倾向性的苗头问题,要做到早知情、早反映、早处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要就地化解,降低化解的成本;对可能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得到冷处理、早处理、处理好。第四,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机制。要通过健全评价制度,明确评价标准、扩大评价主体、严格评价程序、引入科学评价方法等,保证群众评价工作的客观性。要加强督查,强化责任追究,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保证群众工作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毛天庆)